老師,能否給我一個徒手心肺復(fù)蘇操作流程及評分標(biāo)準(zhǔn)?
回復(fù):具體如下:
徒手心肺復(fù)蘇操作流程及評分標(biāo)準(zhǔn)
被考核人 得分 操作時間5分鐘
目的及適應(yīng)癥 | 操作程序 | 考評 | 得分 | 注意事項 | ||
操作流程 | 流程要點 | |||||
1.目的:以徒手操作來恢復(fù)呼吸心搏驟?;颊叩淖灾餮h(huán)、自主呼吸和意識,搶救發(fā)生呼吸心搏驟停的患者 | 評估(12分) | ①環(huán)境安全(2分);②呼叫喚者(0.5分),輕拍其肩部(0.5分),壓眼眶(0.5分),掐人中(0.5分),確認(rèn)患者意識喪失(1.5分),立即呼救,尋求幫助(1分);③判斷患者呼吸:看胸廓(0.5分)、聽呼吸音(0.5分)、感覺有無氣體呼出(0.5分),判斷時間10秒,如無反應(yīng),立即行人工呼吸(1分);④判斷患者頸動脈搏動:判斷時間不超過10秒,如無反應(yīng),立即胸外心臟按壓(1分);⑤ 檢查口鼻、咽部(2分) | 1.人工呼吸時注意充分開放呼吸道,送氣量不宜過大,以免引起患者胃部脹氣 2.胸外按壓時要確保足夠的頻率及深度(兒童及嬰幼兒為1/3~1/2胸部深度),新生兒以2指按壓。胸外心臟按壓/人工呼吸(兒童及嬰幼兒,單人30:2,雙人15:2)。盡可能不中斷胸外心臟壓,每次按壓后要讓胸廓充分回彈,保證心臟得到充分血液回流。 | |||
準(zhǔn)備(8分) | ①準(zhǔn)備充分:儀表(1分)意識(2分)技術(shù)(1分)知識(2分)的綜合準(zhǔn)備;②視情況準(zhǔn)備紗布或手帕,硬板床或木板(2分) | |||||
實施 | 開放呼吸道(10分) | ①置患者于硬板床上或地上為仰臥位(2分);②解開患者上衣,暴露胸部(2分);③施救者站于患者一側(cè),按額托頜(3分);④用紗布清理呼吸道,取下義齒(3分) | ||||
人工呼吸(18分) | ①一手按壓前額,使頭后仰(2分);②拇、示指捏緊鼻孔,另一手托起下頜(3分);③深吸氣后口緊貼患者口部用力呼氣,使胸廓抬起(3分);④送氣時間為1秒(2分);⑤脫離患者口部,放松捏鼻孔的拇、食指(3分);⑥觀察患者胸廓復(fù)原,并感到患者口鼻部有氣體呼出(3分);⑦連續(xù)吹起兩次,使患者肺部充分換氣(2分) | |||||
2.適應(yīng)癥:任何原因?qū)е碌暮粑牟E?;颊?/TD> | 實施 | 胸外心臟按壓(20分) | ①按壓部位:胸骨中下1/3處(4分);②按壓手法:一手掌跟部放于按壓部位,另一手壓在此手背上,雙手指互扣,僅以掌根部接觸按壓部(2分),雙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雙肘關(guān)節(jié)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的有節(jié)奏下壓,不能沖擊式(2分);③按壓幅度:使胸骨下陷4~5cm(兒童3cm、嬰幼兒2cm),而后迅速放松,反復(fù)進行(3分);④按壓時間/放松時間為1:1(3分);⑤按壓頻率:100次/min(2分);⑥胸外心臟按壓/人工呼吸為30:2(4分) | 3.胸外按壓時肩、肘、腕在一直線上,并與患者身體長軸垂直。按壓時,手掌掌跟不離開胸壁。用力要均勻,不宜過輕或過猛,以免造成無效按壓或發(fā)生肋骨骨折、氣胸、內(nèi)臟損傷、胃內(nèi)容物反流等。無頸椎損傷者,使用按額托頜法;4.操作步驟以不延誤搶救時機,搶救患者生命為基點,合理利用有效資源;5.復(fù)蘇中及之后及時給予必要的健康宣教及解釋,促進患者后期恢復(fù);附:了解目的,熟悉流程,操作流暢,理解注意事項為綜合考評要求 | ||
判斷復(fù)蘇效果,行進一步生命支持(8分) | 操作5個循環(huán)后再次判斷頸動脈搏動與呼吸等,如已恢復(fù),行進一步生命支持(5分);反之,繼續(xù)上述操作5個循環(huán)后在判斷,直至高級生命支持人員與儀器到達(dá)(3分)(口述) | |||||
健康教育(4分) | ①囑患者絕對臥床休息(在野外暫時平躺休息),不要緊張(3分);②向患者和家屬解釋介紹病情,取得合作(1分) | |||||
評價 | 終末質(zhì)量標(biāo)準(zhǔn)(20分) | ①患者出現(xiàn)有效的復(fù)蘇征象:頸動脈搏動出現(xiàn);自主呼吸恢復(fù);紫紺減退;瞳孔由大縮?。?分);②護士操作熟練、動作迅速、手法正確(4分);熟悉操作目的、適應(yīng)癥及注意事項(8分) | ||||
注:操作時間13分鐘,操作時間超過30秒扣1分,吹氣、按壓指示燈無效一次扣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