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廣東藥學院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藥學綜合》考試大綱(專業(yè)學位)
來源:廣東藥學院研究生學院網(wǎng) 閱讀:1366 次 日期:2015-09-22 15:21:47
溫馨提示:易賢網(wǎng)小編為您整理了“2016年廣東藥學院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藥學綜合》考試大綱(專業(yè)學位)”,方便廣大網(wǎng)友查閱!

在線網(wǎng)校:>>>點擊進入<<<

考試書庫:>>>點擊進入<<<

網(wǎng)校以及考試書庫開發(fā)及擁有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學歷類/建筑工程類

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wǎng)絡培訓輔導和全新引進高清3D電子書考試用書。

考查目標

《藥學綜合》是為招收全日制藥學專業(yè)學位碩士研究生設置的選拔性考試科目,含有機化學、分析化學、藥理學、生物化學;其中,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為必考科目,藥理學、生物化學兩門中考生可任選一門。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相關課程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能夠運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斷和解決有關實際問題。其目的是科學、公正、有效地測試考生是否具備攻讀藥學專業(yè)學位碩士研究生應具備的基本知識、能力和素養(yǎng)要求,為提供擇優(yōu)錄取的依據(jù)。評價的標準是藥學及相關學科較優(yōu)秀的本科畢業(yè)生所能達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答題方式

閉卷、筆試。

二、題量、題分及考試時間

滿分為300分(其中有機化學部分為100分,分析化學部分為100分,藥理學或生物化學部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三、考試課程

藥學綜合:含有機化學、分析化學、藥理學、生物化學,其中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為必考科目,藥理學、生物化學兩門中考生可任選一門。

有機化學部分詳情請見http://yjs.gdpu.edu.cn/ArticleList.aspx?category=1

分析化學部分

一、考查目標

藥學綜合考試中分析化學考試內容主要包括:誤差和分析數(shù)據(jù)處理、各種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電位法和永停滴定法、光譜分析法(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熒光分析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色譜分析法(包括平面色譜法、氣相色譜法和高效液相色譜法)。要求考生掌握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有關科學實驗技能和測定方法,建立嚴格的“量”的概念,并具備必要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題型及分數(shù)比例

分析化學總共100分,包括:單項選擇題40%,判斷題20%,問答題40%。

三、考試內容

1、緒論

了解分析化學的任務、作用以及方法分類。

2、誤差和分析數(shù)據(jù)的處理

掌握:準確度與精密度、系統(tǒng)誤差與偶然誤差、絕對誤差與相對誤差的基本概念;誤差產(chǎn)生的原因及減免方法;準確度與精密度的關系;有效數(shù)字的表示方法及其運算法則。

熟悉:偶然誤差的正態(tài)分布和t分布,置信區(qū)間的含義及表示方法;顯著性檢驗的目的和方法;可疑值的取舍方法;分析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處理的基本步驟。

了解:提高分析結果準確度的方法。

3、滴定分析概論

掌握:標準溶液濃度的表示方法,標準溶液的配制及標定方法;滴定分析有關計算(包括標準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滴定度、被測物質質量和質量分數(shù)等計算及其換算);水溶液中弱酸堿和配合物各型體的分布及分布系數(shù)的概念和計算;質子平衡的含義及其平衡式的表達。

熟悉:滴定分析中的常用術語(標準溶液、化學計量點、滴定終點、滴定誤差),基準物質的條件。

了解:常用的滴定方式。

4、酸堿滴定法

掌握:酸堿的定義、酸堿反應的實質;各種溶液pH值計算,酸堿滴定突躍范圍及化學計量點pH值的計算;酸堿指示劑的變色原理、變色范圍及其影響因素,指示劑的選擇原則;酸堿滴定條件的判斷,多元酸堿能否分步滴定的判斷;非水滴定中溶劑的均化效應和區(qū)分效應,非水滴定溶劑及滴定劑的選擇;以冰醋酸為溶劑、高氯酸為標準溶液滴定弱堿的原理和方法。

熟悉:各種類型的酸堿滴定方法;幾種常用指示劑的變色范圍及終點變化情況;常用酸堿溶液的配制與標定;一元酸堿滴定終點誤差;非水溶劑的酸堿性、離解性、極性及其對溶質的影響。

了解:酸堿滴定法的應用;非水滴定法的特點;弱酸的非水滴定。

5、配位滴定法

掌握:EDTA配合物的特點;副反應(酸效應、共存離子效應、輔助配位效應)系數(shù)、條件穩(wěn)定常數(shù)的概念、含義與計算;金屬指示劑的作用原理、使用條件、變色點的計算;配位滴定化學計量點、終點誤差的計算;配位滴定中單一離子滴定酸度的選擇和控制;準確滴定的判據(jù);使用掩蔽劑提高配位滴定的選擇性。

熟悉:配位滴定曲線及影響滴定突躍范圍的因素;常用的金屬指示劑;配位滴定常用標準溶液及其標定;鈣、鎂、鋅、鋁等離子的測定。

了解:配位滴定方式及其應用。

6、氧化還原滴定法

掌握:條件電位的概念及其影響因素和有關計算;重要的氧化還原滴定反應;條件平衡常數(shù)的計算、氧化還原反應用于滴定分析的判據(jù);滴定突躍范圍和化學計量點電位值的計算;碘量法有關原理、測定條件、指示劑、標準溶液配制與標定和應用。各種氧化還原滴定法的滴定結果計算。

熟悉:影響氧化還原反應速度的因素;氧化還原滴定曲線及影響滴定突躍范圍的因素;氧化還原指示劑的種類和原理;高錳酸鉀法、亞硝酸鈉法、溴酸鉀法及溴量法的基本原理、測定條件、指示劑、標準溶液配制與標定及應用。

了解:其他氧化還原滴定法的原理、特點及應用。

7、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掌握:三種銀量法指示終點的原理、滴定條件及應用范圍。重量分析法中溶解度、溶度積、條件溶度積的關系及其計算;影響沉淀溶解度及純度的因素;晶形沉淀與非晶形沉淀的沉淀條件;換算因數(shù)與結果的計算。

熟悉:銀量法滴定曲線、標準溶液的配制與標定;沉淀重量分析法對沉淀形式和稱量形式的要求。

了解:銀量法的應用范圍;沉淀重量分析法沉淀的形態(tài)和形成過程;沉淀重量分析法的操作過程;揮發(fā)重量法與干燥失重。

8、電位法和永停滴定法

掌握:常用指示電極與參比電極表示方法、電極反應、電極電位;pH玻璃電極的基本構造、響應機制、性能以及測量溶液pH值的原理和方法;電位滴定法的原理和確定終點的方法及應用;永停滴定法的原理及滴定曲線。

熟悉:化學電池的組成及分類(原電池與電解池)。

了解:電化學分析法及其分類;離子選擇電極的類型及應用。

9、光譜分析法概論

掌握:電磁波的波長、波數(shù)、頻率與能量的關系;光譜分析儀器的基本構造。

熟悉:電磁波譜的分區(qū);電磁輻射與物質相互作用的術語;光譜分析儀器各部分的作用。

了解:光學分析法的分類;光譜法的發(fā)展。

1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

掌握: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產(chǎn)生的原因及特征;電子躍遷類型、吸收帶類型以及影響因素;朗伯-比爾(Lambert-Beer)定律的物理意義、成立條件、偏離Lambert-Beer定律的因素及有關計算;吸光系數(shù)的物理意義、兩種表示方式及換算關系;單組分定量的各種方法、多組分定量的線性方程組法和雙波長法。

熟悉: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基本構造、主要部件、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幾種光路類型;透光率測量誤差;定性鑒別與純度檢查的方法;多組分定量的其它方法。

了解:紫外光譜與有機分子結構的關系;比色法的原理及應用。

11、熒光分析法

掌握:分子熒光的產(chǎn)生機理;激發(fā)光譜與發(fā)射光譜;熒光光譜的特征;熒光與分子結構的關系;熒光定量分析方法。

熟悉:分子從激發(fā)態(tài)返回基態(tài)的各種途徑;影響熒光強度的因素;熒光壽命與熒光效率;熒光分光光度計的基本結構。

了解:其它熒光分析技術。

1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掌握:共振吸收線、半寬度、原子吸收譜線、積分吸收、峰值吸收的基本概念;原子吸收定量分析方法。

熟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特點;原子吸收線變寬的原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的主要部件和作用。

了解:光譜項與能級圖;實驗條件的選擇及消除干擾的方法。

13、色譜分析法概論

掌握:色譜流出曲線和有關概念及各種參數(shù)的計算;分配系數(shù)和保留因子的定義與關系;保留時間與分配系數(shù)和保留因子的關系;色譜分離的前提。塔板理論及塔板高度、塔板數(shù)的計算;速率理論及影響柱效的動力學因素。

熟悉:色譜過程;四種基本類型色譜的分離機制、固定相和流動相以及洗脫順序。

了解:色譜法分類與發(fā)展。

14、氣相色譜法

掌握:氣液色譜固定液的分類及選擇原則;熱導檢測器和氫焰離子化檢測器的檢測原理;分離方程式與分離條件的選擇;定性、定量方法及適用范圍;相對校正因子計算。

熟悉:氣相色譜儀的一般流程、基本結構和使用方法;柱溫和載氣的選擇;檢測器的分類及應用。

了解:常用的氣固色譜固定相、毛細管氣相色譜法。

15、高效液相色譜法

掌握:化學鍵合相的種類、性質、特點及使用注意事項;反相鍵合相色譜法保留行為的主要影響因素和分離條件的選擇;運用速率理論進行HPLC分離條件的選擇;流動相對色譜分離的影響;定性、定量方法。

熟悉:反相離子對色譜法和正相鍵合相色譜法及其分離條件的選擇;高效液相色譜儀的主要部件、紫外檢測器、熒光檢測器和蒸發(fā)光散射檢測器檢測原理和適用范圍;溶劑系統(tǒng)選擇的一般原則。

了解:離子色譜法、手性色譜法和親合色譜法及其常用固定相;溶劑強度和選擇性、流動相優(yōu)化的方法。

16、平面色譜法

掌握:薄層色譜法、紙色譜法的基本原理;平面色譜法的參數(shù);比移值與分配系數(shù)的關系;吸附薄層色譜法中吸附劑與展開劑的選擇;定性方法。

熟悉:薄層色譜法的基本操作步驟;影響薄層色譜比移值的因素;定量方法。

了解:薄層掃描法的原理與應用;高效薄層色譜法。

四、參考書目:

分析化學,2011年8月第7版,李發(fā)美,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藥理學部分

一、藥理學總論

1、藥理學的性質和任務,藥物、藥效學和藥動學的概念。

2、藥物在體內的過程及其影響藥物在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的因素。首關消除、肝藥酶、肝腸循環(huán)的概念。

3、藥物消除動力學:一級消除動力學、零級消除動力學。

4、體內藥物的藥量-時間關系(藥時關系):一次給藥的藥-時曲線下面積、多次給藥的穩(wěn)態(tài)血藥濃度與負荷劑量。

5、藥物代謝動力學重要參數(shù):消除半衰期、清除率、表觀分布容積、生物利用度。

6、藥物劑量與效應關系(量效關系);藥物安全性評價的指標及意義。

7、藥物的不良反應;質反應與量反應、最大效應(效能)與效價強度、半數(shù)有效量、半數(shù)致死量、治療指數(shù)的概念;

8、受體的概念和特征;藥物與受體的相互作用及作用于受體的藥物分類:完全激動藥、部分激動藥、競爭性拮抗藥和非競爭性拮抗藥。

二、傳出神經(jīng)系統(tǒng)藥理學

1、膽堿受體激動藥毛果蕓香堿的藥理作用、作用機制和臨床應用。

2、易逆性抗膽堿酯酶藥的一般特性,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常用易逆性抗膽堿酯酶藥,如新斯的明、依酚氯銨、毒扁豆堿等藥物的作用特點。

3、有機磷酸酯類的中毒機制和中毒表現(xiàn)。急性有機磷酸酯類中毒的治療原則及解毒藥物(阿托品、碘解磷定)的治療原理和使用原則。

4、M膽堿受體阻斷藥阿托品藥理作用和作用機制、臨床應用、不良反應及禁忌癥;山莨菪堿和東莨菪堿的作用特點和臨床應用。

5、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和異丙腎上腺素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及不良反應。

6、多巴胺、麻黃堿、間羥胺、去氧腎上腺素和甲氧明的作用機制、作用特點及臨床應用。

7、β受體阻斷藥的分類;β受體阻斷藥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不良反應和禁忌癥;常用藥物的作用特點。

8、酚妥拉明、妥拉唑啉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

9、骨骼肌松弛藥琥珀膽堿和筒箭毒堿的藥理作用及特點。

三、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藥理學

1、局部麻醉藥的作用機制;常用局麻藥的作用特點和臨床應用;局部麻醉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項。

2、鎮(zhèn)靜催眠藥苯二氮卓類藥物的體內過程特點、作用機制、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

3、苯二氮卓類與巴比妥類作用的比較有何不同。

4、苯妥英鈉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及不良反應;卡馬西平、苯巴比妥、撲米酮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乙琥胺的臨床應用與不良反應;抗癇癲藥臨床應用注意事項。

5、硫酸鎂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不良反應及過量中毒的救治。

6、抗帕金森氏病和阿爾茨海默病藥物治療的藥理學基礎。

7、擬多巴胺類藥物根據(jù)作用機制的不同分為有哪幾類?常用藥物有哪些?及常用藥物的作用特點。

8、左旋多巴的體內過程特點、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以及與氨基酸脫羧酶合用的目的。

9、氯丙嗪的藥理作用、作用機制、臨床應用及不良反應。

10、抗抑郁癥藥的分類。米帕明的藥理作用、作用機制、臨床應用和主要不良反應。

11、嗎啡和哌替啶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及不良反應。

12、可待因、美沙酮、芬太尼、噴他佐辛、納洛酮的作用特點和臨床應用。

四、自體活性物質藥理學

1、解熱鎮(zhèn)痛抗炎藥的共同藥理作用和作用機制。

2、常用藥物:乙酰水楊酸、對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

3、選擇性環(huán)氧化酶-2抑制劑的作用特點。

4、H1受體阻斷藥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不良反應以及常用藥物的特點。

五、心血管系統(tǒng)藥理學

1、鈣通道阻滯藥的分類、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常用鈣通道阻滯藥的作用特點。

2、抗心律失常藥物的基本電生理作用機制。

3、常用抗心律失常藥奎尼丁、普魯卡因胺、利多卡因、苯妥英鈉、普羅帕酮、普萘洛爾、胺碘酮、維拉帕米的藥理作用、作用特點、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

4、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常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的作用特點。

5、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藥的作用機制及臨床應用。

6、呋塞米、氫氯噻嗪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不良反應及應用注意事項。

7、螺內酯、氨苯蝶啶、阿米洛利的作用特點和應用。

8、甘露醇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

9、常用抗高血壓藥物:利尿藥、鈣通道阻滯藥、β受體阻斷藥、血管緊張素Ⅰ轉化酶抑制藥、AT1受體阻斷劑等降壓作用特點、作用機制、臨床應用和主要不良反應。

10、可樂定、硝普鈉、哌唑嗪、米諾地爾的降壓作用特點,臨床應用和主要不良反應。

11、抗高血壓藥物治療的新概念及應用原則。

12、強心苷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毒性反應及其防治。

13、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抑制藥、利尿藥、β受體阻斷藥治療CHF的藥理作用機制、臨床應用及應用注意事項。

14、他汀類藥物、考來烯胺和普羅布考的藥理作用、作用機制、臨床應用及主要不良反應。

15、硝酸甘油、β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和鈣通道阻滯藥的抗心絞痛作用機制、臨床應用、不良反應及應用注意事項。

六、血液與造血系統(tǒng)藥理學

1、抗凝血藥、促凝血藥、纖維蛋白溶解藥和纖維蛋白溶解藥抑制藥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主要不良反應及防治。

2、抗血小板藥物的作用機制和分類。

3、抗貧血藥(鐵劑、葉酸、維生素B12)和促紅素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

七、呼吸與消化系統(tǒng)藥理學

1、平喘藥的分類及常用平喘藥物的作用特點、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

2、抗消化性潰瘍藥的分類及其主要藥物;H2受體阻斷藥、H+-K+-ATP酶抑制藥和抗幽門螺桿菌藥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

3、止吐藥的作用機制、臨床應用。

八、內分泌、生殖與代謝系統(tǒng)藥理學

1、子宮平滑肌興奮藥和抑制藥縮宮素、麥角生物堿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不良反應以及應用注意事項。

2、糖皮質激素的藥理作用、作用機制、臨床應用、不良反應、應用注意事項和禁忌癥、用法與療程。

3、甲狀腺激素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

4、不同劑量的碘及碘化物對甲狀腺功能的影響。

5、抗甲狀腺藥物硫脲類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

6、β受體阻斷藥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的藥理作用機制。

7、胰島素的體內過程、藥理作用、作用機制、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口服降糖藥物的分類及每類藥物的作用機制和臨床應用。

九、病原微生物藥理學

1、抗菌藥物的作用機制及抗菌藥物的分類。

2、抗菌藥的基本概念、常用術語和細菌耐藥性;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原則。

3、β-內酰胺類抗生素的抗菌作用機制和細菌耐藥機制。

4、青霉素G抗菌作用、臨床應用、不良反應及防治;半合成青霉素的分類及每類藥物的抗菌作用特點和臨床應用;各代頭孢菌素的抗菌特點和臨床應用。

5、非典型β-內酰胺類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特點和臨床應用。

6、大環(huán)內酯類、林可霉素類及多肽類抗生素紅霉素、克拉霉素、阿齊霉素、克林霉素、萬古霉素、多粘菌素B的抗菌作用特點和應用。

7、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在抗菌作用、作用機制和不良反應等方面的共性。

8、鏈霉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等藥物的作用特點和臨床應用。

9、四環(huán)素類及氯霉素類抗生素多西環(huán)素、氯霉素的抗菌作用特點、作用機制、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

10、喹諾酮類藥物的抗菌作用、作用機制、臨床應用、不良反應及用藥注意事項,常用喹諾酮類藥物的抗菌作用特點。

11、磺胺類藥物的抗菌作用、作用機制和不良反應;磺胺藥與甲氧芐啶合用的藥理學基礎。

12、甲硝唑、替硝唑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

13、常用抗真菌藥物的種類以及咪唑類抗真菌藥物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

14、抗結核病藥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鏈霉素、吡嗪酰胺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及不良反應。

15、抗結核病藥的用藥原則。

16、各類抗瘧藥的作用環(huán)節(jié);氯喹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耐藥性和不良反應;奎寧、甲氟喹、青蒿素等藥物的作用特點;伯氨喹的作用特點、應用和不良反應;乙胺嘧啶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

17、二氯尼特的作用特點與應用。吡喹酮、甲苯噠唑和阿苯噠唑的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

十、腫瘤與免疫系統(tǒng)藥理學

1、目前臨床應用的非細胞毒類抗腫瘤藥物主要是通過哪些途徑發(fā)揮抗腫瘤作用。

2、細胞增值周期動力學與抗腫瘤藥物的作用機制對設計聯(lián)合用藥方案的意義。

3、常用抗腫瘤藥甲氨喋呤、6-巰基嘌呤、環(huán)磷酰胺、替莫唑胺、順鉑、卡鉑、三尖杉酯堿、長春新堿及紫杉醇的主要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及主要不良反應。

4、細胞毒類抗腫瘤藥應用的藥理學原則和毒性反應。

5、免疫抑制藥環(huán)孢素A的主要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及主要不良反應。

參考書目

1.《藥理學》(第八版),楊寶峰主編,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年。

2.《藥理學》(第七版),朱依諄、殷明主編,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年。

生物化學部分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biochemistryandmolecularbiology)是研究生命化學的科學,它是在分子水平探討生命的本質的一門基礎學科,其主要研究生物體的分子結構與功能、物質代謝與代謝調節(jié)及其在生命活動中的作用。

本課程主要主要內容包括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基本知識,以及某些與醫(yī)藥學相關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進展,包括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物質代謝及其調節(jié),基因信息的傳遞以及其他一些相關的專題知識,以及在分子水平上探討疾病的病因、發(fā)病機理及疾病診斷、預防、治療奠定理論與實驗基礎。

緒論

1、.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概念。

2、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發(fā)展簡史:敘述生物化學階段,動態(tài)生物化學階段,分子生物學時期。

3、生物化學研究的主要內容:生物分子的結構與功能,物質代謝與調節(jié),基因信息傳遞及其調控。

4、生物化學與醫(yī)學、藥學的關系。

一、糖的化學

1、重要多糖的結構與功能

二、脂類的化學

1、脂類的分類,生理功能,重要脂類的化學結構。

三、維生素與微量元素

1、維生素定義、命名與分類

2、脂溶性維生素:分類;各種脂溶性維生素的化學結構特點,活性形式,生物學功能。

3、水溶性維生素:分類;各種水溶性維生素的化學結構特點,活性形式,生物學功能。

4、微量元素:概念;常見微量元素的生物學功能。

四、蛋白質化學

1、蛋白質的元素組成及元素組成特點:蛋白質平均含氮量為16%。

2、蛋白質組成的基本單位——氨基酸:氨基酸的結構通式;氨基酸的分類;氨基酸的三字符號,一字符號,等電點;氨基酸的理化性質。

3、氨基酸的連接:肽鍵;肽;多肽鏈;N末端和C末端;多肽鏈的方向性;氨基酸殘基,蛋白質。

4、重要的活性多肽:谷胱甘肽的結構與功能;多肽類激素和神經(jīng)肽的結構與功能。

5、蛋白質的分子結構:1.蛋白質的一級結構:定義、結構特點;2.蛋白質的二級結構:定義;肽單元;二級結構的主要類型及結構特點;超二級結構及模體;3.蛋白質的三級結構:定義、穩(wěn)定力、結構域;4.蛋白質的四級結構:定義、穩(wěn)定力。

6、蛋白質的分類。

7、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的關系:蛋白質一級結構與功能的關系;蛋白質空間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8、蛋白質的理化性質:蛋白質的兩性電離性質;蛋白質的膠體性質;蛋白質變性與復性;蛋白質的紫外吸收;蛋白質的呈色反應。

9、蛋白質的分離與純化與結構分析。

五、核酸的化學

1、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組成單位:堿基、核糖、脫氧核糖、核苷、脫氧核苷、核苷酸、脫氧核苷酸的結構。

2、核酸的一級結構:核苷酸的連接方式:3’,5’-磷酸二酯鍵;核酸鏈的方向性;核酸一級結構的定義;一級結構的書寫方式。

3、DNA的二級結構:B型DNA的結構特點;DNA二級結構的多樣性。

4、DNA的超螺旋結構及其在染色質中的組裝。

5、DNA的功能:DNA是遺傳信息的物質基礎。

6、RNA的種類及功能。

7、信使RNA的結構與功能。

8、轉運RNA的結構與功能。

9、核蛋白體RNA的結構與功能。

10、核酸的理化性質:核酸的紫外吸收;核酸的變性與復性;核酸分子雜交。

11、核酸酶的概念、分類、功能。

六、酶

1、酶概念。

2、酶的分子組成:單純酶,結合酶的概念;全酶、酶蛋白、輔助因子的概念;金屬離子的功能;輔酶或輔基的概念及功能;B族維生素與輔酶的關系。

3、酶的活性中心:定義;必需基團、結合基團、催化基團、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團的概念和功能。

4、同工酶:概念,生理意義,醫(yī)學應用。

5、酶促反應的特點:高效性,特異性,可調節(jié)性,不穩(wěn)定性。

6、酶促反應的機制:能顯著降低反應活化能。

7、酶催化反應的化學原理:誘導契合學說;中間復合物學說;酶催化反應的一些化學機制。

8、酶促反應動力學:(1)底物濃度對反應速度的影響:米氏方程式、Km與Vm的意義;(2)酶濃度對反應速度的影響;(3)溫度對反應速度的影響;(4)pH對反應速度的影響;(5)抑制劑對反應速度的影響:不可逆性抑制作用、可逆性抑制作用的概念??赡嫘砸种谱饔茫焊偁幮砸种频亩x、對Km和Vm的影響;非競爭性抑制的定義、對Km和Vm的影響;反競爭性抑制的定義、對Km和Vm的影響;酶競爭性抑制在醫(yī)學上的應用:磺胺類藥物的作用機理。(6)激活劑對反應速度的影響。

9、酶的調節(jié):(1)酶的別構調節(jié);(2)酶的共價修飾調節(jié);(3)酶原與酶原的激活;(4)酶含量的調節(jié)。

10、酶的分類與命名。

11、酶與醫(yī)藥學的關系。

七、激素及其作用機制

1、激素的定義及特性

2、激素的化學本質和分類

3、主要激素的化學與生理生化功能

4、激素作用機制與受體

八、生物氧化

1、生物氧化的概念及特點。

2、呼吸鏈:呼吸鏈的概念;呼吸鏈中各成員的結構與功能;呼吸鏈的組成:NADH和FADH2這兩條重要呼吸鏈的排列順序。

3、氧化磷酸化和底物水平磷酸化:(1)氧化磷酸化和底物水平磷酸化的概念;磷氧比值;氧化磷酸化的偶聯(lián)部位;(2)氧化磷酸化偶聯(lián)機制:化學滲透假說;(3)ATP合酶的結構與作用機理;(4)ATP在能量代謝中的核心作用:高能鍵、高能化合物的概念;ATP的生成、儲存和利用。

4、影響氧化磷酸化的因素:體內能量狀態(tài)對氧化磷酸化的調節(jié)作用;常見抑制劑的抑制作用;甲狀腺素的調節(jié)作用;線粒體DNA突變對氧化磷酸化的影響。

5、通過線粒體內膜的物質轉運:胞漿中NADH的氧化:-磷酸甘油穿梭和蘋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作用的生理意義;腺苷酸轉運蛋白;線粒體蛋白質的跨膜轉運。

6、其他氧化與抗氧化體系。

九、糖代謝

1、糖的生理功能;糖的消化、吸收與轉運;糖代謝的概況。

2、糖的無氧氧化:(1)糖無氧氧化(糖酵解)的定義;(2)糖無氧氧化的基本過程:糖酵解反應過程中ATP的生成和關鍵酶;(3)糖酵解的調節(jié);(4)糖酵解的生理意義;(5)其他單糖的代謝。

3、糖的有氧氧化:定義,基本過程,糖有氧氧化的生理意義,生成ATP數(shù)量的計算,有氧氧化的調節(jié),巴斯德效應。

4、三羧酸循環(huán):定義,詳細過程,關鍵酶及脫氫輔酶,三羧酸循環(huán)的特點及生理意義。

5、磷酸戊糖途徑:定義,基本過程,關鍵酶,磷酸戊糖途徑的調節(jié),磷酸戊糖途徑的生理意義。

6、糖原的合成與分解:定義,基本過程,關鍵酶,糖原合成與分解的調節(jié)。

7、糖異生途徑:(1)糖異生途徑:定義,基本過程,關鍵酶,糖異生的調節(jié),糖異生的生理意義;(2)乳酸循環(huán):定義,基本過程,生理意義;(3)葡萄糖的其他代謝途徑:葡萄糖醛酸途徑,多元醇途徑,2,3-二磷酸甘油酸旁路。

8、血糖及其調節(jié):(1)血糖的來源和去路;(2)血糖水平的激素調節(jié):胰島素作用的機理,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機理;(3)血糖水平異常。

十、脂類代謝

1、脂質的化學:脂質的概念,分類,化學結構及主要功能,必需脂肪酸。

2、脂質的消化、吸收。

3、甘油三脂代謝:(1)甘油三脂的合成代謝:合成原料來源,基本過程,關鍵酶;(2)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謝:①脂肪的動員;②甘油分解代謝的基本過程;③脂肪酸分解的基本過程:脂肪酸的激活,肉堿的穿梭作用,β-氧化的基本過程;④飽和脂肪酸氧化過程中ATP生成數(shù)量的計算;⑤酮體的生成與利用:酮體的定義,代謝的基本過程,代謝特點,關鍵酶,生理意義。

4、磷脂的代謝:(1)甘油磷脂的代謝:甘油磷脂的組成、分類及結構;甘油磷脂的合成及降解。(2)鞘磷脂的代謝:鞘磷脂的化學組成及結構;鞘磷脂的代謝。

5、膽固醇代謝:(1)膽固醇的合成:合成部位,合成原料,合成的基本過程,關鍵酶,合成的調節(jié);(2)膽固醇的轉化。

6、血漿脂蛋白代謝:(1)血脂的概念;(2)血漿脂蛋白的分類、組成及結構;(3)載脂蛋白的定義和功能;(4)血漿脂蛋白代謝:血漿脂蛋白代謝過程,血漿脂蛋白的主要功能;(5)血漿脂蛋白代謝異常。

十一、蛋白質的分解代謝

1、蛋白質的生理功能。

2、蛋白質的營養(yǎng)價值:(1)機體蛋白質營養(yǎng)狀況的評價:氮平衡;(2)食物蛋白質營養(yǎng)價值評價:蛋白質的總量及必需氨基酸的種類和比例。

3、蛋白質的消化、吸收與腐敗作用。

4、氨基酸的一般代謝:(1)體內蛋白質的降解;(2)體內氨基酸代謝概況;(3)氨基酸的脫氨基作用:①轉氨基作用:定義,反應通式,維生素B6的作用,生理意義;②L-谷氨酸氧化脫氨基作用:定義,反應式,生理意義;③聯(lián)合脫氨基作用:定義,主要方式,基本過程,生理意義;④氨基酸的其他脫氨基方式。(4)酮酸的代謝。

5、氨的代謝:(1)血氨的來源;(2)氨的轉運:丙氨酸-葡萄糖循環(huán);谷氨酰胺的運氨作用;(3)尿素的生成:①尿素循環(huán)的定義;②尿素的合成:合成的基本過程,關鍵酶,尿素循環(huán)的特點;③尿素合成的調節(jié);④高血氨癥和氨中毒。

6、個別氨基酸的代謝:(1)氨基酸脫羧基作用:生理活性物質的生成和作用;(2)一碳單位的代謝:概念,載體,一碳單位的來源和互變,生理意義;(3)含硫氨基酸的代謝:甲硫氨酸循環(huán);(4)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謝。(5)支鏈氨基酸的代謝。

十二、核酸代謝與核苷酸代謝

1、核苷酸的消化、吸收。

2、核苷酸的生物功能。

3、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代謝:(1)從頭合成途徑:概念,原料的來源;(2)補救途徑:概念,反應過程;(3)脫氧核苷酸的生成;(4).嘌呤核苷酸抗代謝物。

4、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謝:分解的基本過程;分解終產(chǎn)物:尿酸。

5、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代謝:(1)從頭合成途徑:概念,原料的來源;(2)補救途徑:概念,反應的基本過程;(3)嘧啶核苷酸抗代謝物。

6、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謝:分解的基本過程,分解終產(chǎn)物。

十三、代謝和代謝調控總論

1、物質代謝的特點。

2、物質代謝的相互關系:各種能量物質的代謝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糖、脂和蛋白質代謝通過中間代謝物而相互聯(lián)系。

3、組織、器官的代謝特點及聯(lián)系。

4、物質代謝調節(jié):(1)細胞水平的代謝調節(jié):細胞內酶的隔離分布;關鍵酶的概念;關鍵酶的變構調節(jié)及變構調節(jié)的特點;酶的化學修飾調節(jié)及其調節(jié)特點;酶量的調節(jié)。(2)激素水平的代謝調節(jié)。(3)整體調節(jié)。

十四、DNA的生物合成

1、遺傳學的中心學法則。

2、復制的基本規(guī)律:(1)半保留復制:概念,生物學意義。(2)雙向復制:概念;復制起始點、復制叉、復制子的概念。(3)復制的半不連續(xù)性:概念;領頭鏈、隨從鏈、岡崎片段的概念;(4)DNA的合成方向。

3、DNA復制的酶學和拓撲學變化:(1)復制的化學反應:合成DNA的基本條件;(2)DNA聚合酶:原核生物DNA聚合酶的主要類型,結構及功能;真核生物DNA聚合酶的主要類型及功能;(3)復制保真性的酶學依據(jù);(4)復制中的解鏈和DNA分子拓撲學變化:解螺旋酶、單鏈DNA結合蛋白、引物酶、拓撲異構酶I、拓撲異構酶II的功能;(5).DNA連接酶:功能。

4、DNA生物合成過程:(1)原核生物的DNA生物合成:基本過程;(2)真核生物的DNA生物合成:基本過程。端粒的概念,組成,作用原理,生物學意義。

5、逆轉錄和其他復制方式:(1)逆轉錄病毒和逆轉錄酶:逆轉錄的概念;(2)逆轉錄研究的意義;(3)滾環(huán)復制和D環(huán)復制。

6、DNA損傷:DNA損傷、突變的概念;引發(fā)突變的因素;DNA損傷的主要類型。

7、DNA損傷的修復:DNA損傷修復的主要類型及其機制。

8、DNA損傷和修復的意義。

十五、RNA的生物合成

1、轉錄的概念;轉錄和復制的異同點。

2、原核生物轉錄的模板與酶:(1)不對稱轉錄、結構基因、模板鏈、編碼鏈的概念;模板鏈、編碼鏈、轉錄產(chǎn)物、蛋白質肽鏈間的關系。(2)原核RNA聚合酶:RNA聚合酶的結構及各亞基的功能。(3)模板與酶的辨認結合:啟動子的概念。

3、原核生物轉錄過程:基本過程。

4、真核生物的轉錄過程: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分類及功能;轉錄因子的概念及其功能;轉錄過程的一些特點。

5、真核生物轉錄后加工:(1)mRNA轉錄后加工:添加“帽子”、“尾巴”結構;斷裂基因的剪接;mRNA編輯:概念,生物學意義。(2)rRNA的轉錄后加工:剪切;與蛋白質裝配為核糖體。(3)tRNA的轉錄后加工:添加“氨基酸臂”;核苷酸的修飾;剪切和剪接。

6、RNA催化的自剪接作用。

7、RNA在細胞內的降解。

8、基因轉錄調控

十六、蛋白質的生物合成

1、蛋白質生物合成體系的組成。

2、mRNA在蛋白質合成中的作用:mRNA是蛋白質生物合成的信息模板。遺傳密碼子的概念;密碼子的特點:方向性、連續(xù)性、簡并性、擺動性、通用性。起始密碼子,終止密碼子,開放閱讀框的概念。

3、tRNA在蛋白質合成中的作用:tRNA是蛋白質合成時氨基酸的運載工具。

4、核糖體在蛋白質合成中的作用:核糖體是蛋白質生物合成的場所。核蛋白體的基本結構。

5、蛋白質生物合成需要的酶類和蛋白質因子。

6、氨基酸與tRNA的連接: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功能及翻譯的保真性;特殊的起始氨基酰-tRNA:結構與功能。

7、蛋白質生物合成過程:蛋白質生物合成的基本過程。

8、蛋白質合成后加工和輸送:(1)多肽鏈折疊為天然功能構象的蛋白質:分子伴侶的功能;(2)一級結構的修飾:肽鏈N-端和C-端的切除和化學修飾;氨基酸殘基的化學修飾;水解加工生成活性蛋白質或多肽;(3)空間結構的修飾:亞基的聚合;輔基的連接;(4)蛋白質合成后的靶向輸送:信號序列的作用;分泌型蛋白分泌蛋白質的基本過程。

9、蛋白質生物合成的干擾和抑制:(1)抗生素類抑制蛋白質的合成的機理;(2)其他干擾蛋白質合成的物質的作用機理。

十七、藥物在體內的轉運和代謝轉化

1、藥物代謝轉化的類型和酶系:(1).藥物體內的過程;(2).一藥物代謝轉化概述;(3).藥物代謝轉化的類型和酶系。

2、影響藥物代謝轉化的因素:(1).藥物的相互作用;(2).其他因素對藥物代謝的影響。

3、藥物代謝轉化的意義:(1).外來藥物的消除;(2).改變藥物活性或毒性;(3).對體內活性物質的滅活;(4).闡明藥物不良反應的原因;(5).對尋找新藥的意義;(6).對某些發(fā)病機制的解釋;(7).為合理用藥提供依據(jù)。

十八、生物藥物

1、生物藥物概述:生物藥物的概念,生物藥物的發(fā)展,生物藥物的特點。

2、生物藥物的分類:按來源分類、按化學本質分類和臨床用途分類。生物藥物的臨床用途:作為治療藥物、預防及診斷藥物、其他生物醫(yī)藥用品等。

3、生物藥物的研究進展:資源的綜合利用與擴大開發(fā),從天然存在的生理活性物質中尋找新的生物藥物,利用現(xiàn)代生物技術大力發(fā)展生物藥品,利用化學合成技術創(chuàng)制新的生化藥物,中西醫(yī)結合創(chuàng)制新的生物藥物。生物技術藥物:生物技術藥物的主要品種,生物技術藥物的研究發(fā)展趨勢。

十八、藥物研究的生物化學基礎

1、生物藥物制造的生物化學基礎:生物藥物制備方法的特點,生物藥物分離制備方法的主要依據(jù)原理,根據(jù)不同組分分配率的差別進行分離,根據(jù)生物大分子的特性分離,生物大分子類藥物分離純化的主要原理;生物合成技術原理,生物技術原理。

2、藥物質量控制的生物化學基礎:藥物質量控制的生化分析方法,免疫分析法,電泳分析法,酶法分析;生物藥物質量控制的生化分析方法,多肽與蛋白質類藥物,核酸類藥物,酶類藥物的分析,重組DNA藥物中的可能雜質檢查。

3、藥理學研究的生物化學基礎:藥物作用的生物化學基礎,新藥篩選的生物化學方法。

4、與藥物設計有關的生物化學原理:酶與藥物設計,受體與藥物設計,藥物代謝轉化與前體藥物設計,生物大分子的結構模擬與藥物設計,系統(tǒng)生物學與藥物發(fā)現(xiàn)研究。

參考書目:《生物化學》,姚文兵主編,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第7版

更多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wǎng)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wǎng)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yōu)闇剩?/div>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wǎng)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聯(lián)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