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范文乘風揚帆順勢而為-政府為主導構建和諧的手機生活
來源:易賢網 閱讀:1130 次 日期:2016-05-20 17:26:36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申論范文乘風揚帆順勢而為-政府為主導構建和諧的手機生活”,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評語:主標題過于空泛,基本上與本文所要論述的主題沒有什么關系。主標題與副標題之間也存在明顯的脫節(jié),在采用主副標題的時候,雖然主標題不需要清晰的表明論點,但是也應該體現出與主題的內容相關。因此,本篇文章中,建議直接刪除主標題,以副標題為標題,或者重新擬定一個與文章主題相關的主標題。)

一邊是騷擾電話、黃色短信的泛濫,一邊是智能手機帶來的“智慧生活”,一邊是對傳統(tǒng)書店帶來的嚴重沖擊,一邊是微信、微博的興起,一邊是人際交流存在隔閡,一邊是國際時事的快速傳播,緣何手機帶來的問題會冰火兩重天?手機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負面的影響。因此,應該以政府為主導,多措并舉,構建和諧手機生活。(評語:內容邏輯不夠嚴謹。申論文章的首段,一般首先論述積極一面的內容作為鋪墊論述,然后通過轉折,反映問題,與鋪墊論述形成反差,為引出總論點蓄勢。最后,提出總論點。建議遵循這一思路,重新梳理首段的內容思路。)

導致手機眾多負面影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人們的意志力匱乏,對上網造成的負面影響認識不深;第二政府在手機使用的領域欠缺監(jiān)督和引導作用;第三,相關部門的監(jiān)管和打擊力度缺乏;第四,凈化手機網絡環(huán)境的法律法規(guī)不夠完善。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不能一手抓,必須合理布局,循序漸進,從政府引導、法律角度、個人素質等幾方面努力:

——以政府為主導是構建和諧手機生活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手機對民眾來說,是把雙刃劍,首先,堅持政府引導和市場調節(jié)相結合,充分發(fā)揮市場的配置資源的作用,提高國內技術,強化國內品牌和手機文化的發(fā)展,其次,加強手機通訊軟件與各大運營商的協調發(fā)展,以人民利益為著重點,合理控制通訊費用的收取范圍,最后,加快產業(yè)優(yōu)化升級,協調手機價格的有序調節(jié),把城鎮(zhèn)、農村作為擴大內需的重點,拉動消費,讓手機健康有序發(fā)展。

——完善法律法規(guī)和加大打擊力度是構建和諧手機生活的前提依據

針對黃色短信、騷擾電話等嚴重事件的發(fā)生,應該做到,一是法律部門要完善其法律法規(guī),加強程序的嚴謹,特別是造謠者侵害群眾合法權益,加大賠償額度和處罰力度。二是法律部門對網絡造謠和傳播情節(jié)嚴重的,應該強化當事人的刑事責任,進一步震懾犯罪份子。三是執(zhí)法部門做好監(jiān)督工作,設立舉報郵箱、電話等,并且加強媒體的監(jiān)督,從源頭上遏制非法信息傳播和造謠行為。

——加強群眾的教育和修養(yǎng)是構建和諧手機生活的重要抓手

提高群眾的教育和修養(yǎng)可以進一步促進和諧的手機生活。一方面政府通過舉辦講座、電視、宣傳欄等形式,使人們充分認識手機的正負面影響,讓群眾了解手機信息及相關使用知識,另一方面,強化人們在關愛身邊家人、朋友方面的理念以及法制觀念,提高群眾自控力和自身修養(yǎng),面對世界各種誘惑,提高自身責任感,從而降低婚姻出軌等不良現象的發(fā)生概率。(評語:部分措施缺乏針對性,如“手機對民眾來說,是把雙刃劍,首先,……拉動消費,讓手機健康有序發(fā)展”,并不是針對文章首段所總結的問題展開的,建議以后注意把握給定資料反映的主要問題,并展開針對性的論述。本題中,建議從“提供公共服務,豐富民眾業(yè)余生活”的角度設立分論點,進行針對性地論證。)

黨和國家一直都很關注手機生活出現的問題,手機生活的和諧發(fā)展事關民生,又與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息息相關,“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只要從政府引導、法律法規(guī)、群眾修養(yǎng)等幾方面努力,相信影響手機和諧生活的問題就會解決,進而形成構建和諧社會的巨大力量。

簡評:從具體行文而言,文章沒有偏題,基本的行文結構也是完整的,但還存在以下問題:標題不夠貼切、首段的內容邏輯不合理、部分措施論證的針對性不強等。希望各位小伙伴對照自己平時的寫作情況,找出自己的優(yōu)勢,同時能及時改正自己的不足。

更多信息請查看申論考試資料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yōu)闇剩?/div>
相關閱讀申論考試資料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