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熱點:我們的文化產品,比想象中走得遠
來源:易賢網 閱讀:942 次 日期:2017-03-16 11:52:16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申論熱點:我們的文化產品,比想象中走得遠”,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tǒng)計研究所發(fā)布的報告《文化貿易全球化:文化消費的轉變——2004年—2013年文化產品與服務的國際流動》,打破了許多人的固有認知:早在2010年,中國就已是世界文化產品出口第一大國。驚喜過后,循著數據,我國文化產品出口的強項與短板一覽無余:占比較高的是珠寶、塑料裝飾品等,而書籍、設計和創(chuàng)意產業(yè)等領域的文化產品出口仍需加強。結構如何優(yōu)化?短板如何補長?本版推出“走出去,怎么走”系列報道,聚焦中國文化產品進出口現狀,嘗試尋找理想的發(fā)展路徑。

視覺藝術和工藝品表現最為亮眼

日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tǒng)計研究所發(fā)布報告《文化貿易全球化:文化消費的轉變——2004年—2013年文化產品與服務的國際流動》,分析了全球161個國家在2004年到2013年的文化產品流動情況。根據報告,中國位居世界文化產品出口國首位。

這個數據可能讓很多人感到意外。

“中國在2010年就是世界最大的文化產品出口國了。”統(tǒng)計研究所文化統(tǒng)計專家莉迪亞·德洛莫說。這樣的勢頭被延續(xù)下來,2013年,中國繼續(xù)位居文化產品出口榜首。其中,超過六成的文化產品出口到亞洲地區(qū),占出口總量的63%。

根據報告,文化產品及服務被細分為六大類,分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表演和慶賀、視覺藝術和工藝品、書籍和新聞產品、視聽和互動媒體產品、設計和創(chuàng)意產業(yè)產品。而中國出口的文化產品主要集中在“視覺藝術和工藝品”。“占中國文化產品出口第一位的是金制珠寶和配件,為46%,其次是雕塑和塑料裝飾物,占10%。”莉迪亞·德洛莫介紹。

2013年,中國的文化產品在六大領域中的表現有諸多可圈可點之處。

在文化和自然遺產產品領域,中國的出口額占該領域出口總額的0.7%,排在第十位。因其性質,文化和自然遺產產品的出口占文化貿易總量的份額很小。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中國以7110萬美元的進口額位居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產品進口第七。

在表演和慶賀產品領域,中國從2004年到2013年間的出口增長了114%,其中,中國生產的大量CD都是為了出口。

2004年至2013年間,視覺藝術和工藝品是世界文化貿易的最主要產品。2013年,中國取代美國,成為視覺藝術和工藝品最大的出口國,出口額為494億美元,占世界總額的33%。這也是唯一一個如中國、印度、泰國等發(fā)展中國家占據出口榜前列的文化產品領域。

2013年,中國在書籍和新聞產品領域的表現也不錯,出口額在美國、英國和德國之后。

而在被幾個國家壟斷了的視聽和互動媒體產品領域,中國自2004年以來出口主導地位明顯,占領域總額一半。這主要緣于中國出口的大量電子游戲。美國、日本、德國、英國等排在中國之后。

在主要涉及服務,而不是產品的設計和創(chuàng)意產品領域,中國在2013年名列出口第六,在進口方面則位居第三。

數據源自海關統(tǒng)計及聯合國數據庫

“報告使用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統(tǒng)計框架》的分類方法,用統(tǒng)計報告的方式定義文化領域。”莉迪亞·德洛莫說,“教科文組織在2009年發(fā)布的統(tǒng)計報告已為國際所接受,并為定義文化統(tǒng)計提供了一個概念范式。”

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fā)表《文化統(tǒng)計框架》,將文化產品定義為“傳遞思想、符號和生活方式”的產品。文化產品是“體驗產品,即消費者只能在消費這些產品之后才能確定其價值”。文化產品是可見的,可以依據其外在的物質特點進行分類,但文化服務業(yè)則是不可見的。文化服務業(yè)“旨在滿足文化興趣和需要,它們本身不代表文化物質產品,但卻有助于文化物質產品的生產和傳播”。

在這個分類標準之下,許多超出大家慣常認知的產品也被歸到文化產品之中。除了常見的電影、游戲以外,金銀珠寶、針織刺繡品、建筑的圖紙、有收藏價值的動物、植物、礦物等都被包含在內。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文化產品統(tǒng)計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和聯合國貿易和發(fā)展會議的統(tǒng)計方式有許多共同點,但也有差異。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對文化產品和服務更多是采取了純粹經濟的定義,聯合國貿易和發(fā)展會議與教科文組織的共同點更多一些。教科文組織以1972年關于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公約為依據,將自然遺產包括在內。”莉迪亞·德洛莫表示。

據介紹,報告中文化產品的數據來源于海關統(tǒng)計、聯合國商品統(tǒng)計數據庫以及聯合國經濟社會部。文化服務的數據來源于聯合國貿易和發(fā)展會議、世界貿易組織和位于日內瓦的國際貿易中心。

文化發(fā)展出現非物質化趨勢

這并不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一次發(fā)表文化產品相關報告。大約30年前,這項工作就展開了。上一份報告涵蓋了1994年到2003年的數據,跨度也是10年。

報告的背后體現了國際對于文化產品的重視。聯合國大會在發(fā)展議程中強調了文化產品的重要性。在聯合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17個目標中,設有一個衡量發(fā)展中國家文化產品出口增加的新指標,設立指標的目的是為了到2030年促使發(fā)展中國家文化產品出口翻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第十六條也要求,發(fā)達國家應通過適當的機構和法律框架,為發(fā)展中國家的藝術家和其他文化專業(yè)人員及從業(yè)人員,以及那里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提供優(yōu)惠待遇,促進與這些國家的文化交流。

“撰寫報告歷時一年,主要是為了探尋文化產品流動國際化的主要特點。”莉迪亞·德洛莫介紹,報告還分析了2008年經濟危機對文化貿易的影響,羅列了文化國際貿易的主要產品,并以新的統(tǒng)計方法描述了文化產品國際貿易。

10年的跨度的確描繪出了變化。

因美元價格變動,在2004年到2013年間,中國對美國的文化產品出口額增加了200%,但所占中國文化產品出口份額則從2004年32%下降到2013年18%。在出口美國的文化產品中,最主要是電子游戲(29%),其次是珠寶(24%)、雕像和塑料裝飾物(13%)。2013年,中國是向美國輸出文化產品最多的國家。

此外,中國開始從更多國家進口文化產品。2004年,中國89%的進口文化產品來自10個國家,2013年,這10個國家只占中國文化產品進口的68%。2004年,中國文化產品50%的進口來自亞洲國家,2013年,這個數字下降到41%。

中國文化產品出口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在莉迪亞·德洛莫看來,是中國在經濟和貿易領域的幾何級數增長在文化領域的反映,“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點,中國的強項在工藝品”。

不過,這份報告主要涉及的是物質產品,而莉迪亞·德洛莫覺得,文化的發(fā)展出現了非物質化的趨勢,“比如人們已經開始下載音樂,而不是購買CD。衡量文化影響大小的一個指標是文化參與程度。”

更多信息請查看申論考試資料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yōu)闇剩?/div>
相關閱讀申論考試資料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