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范文:內外兼顧 弘揚本土文化
來源:易賢網 閱讀:914 次 日期:2017-03-23 11:26:55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申論范文:內外兼顧 弘揚本土文化”,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中華文化,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個延續(xù)五千年并從未中斷過的古老文化,除了擁有其鮮明而多樣的個性以外,更是我們民族的精神與靈魂。然而,面對多元化、現代化的經濟與社會,本土文化卻呈現流失之勢,并且濫用的現象也不斷增多。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使得本土文化賴以生存及發(fā)展的土壤“變質”--外因;另一方面,本土文化在應對社會變遷的適應性、創(chuàng)新性方面也存在“后勁”不足之弊端--內因。因此,弘揚本土文化,不僅要注重培養(yǎng)文化發(fā)展之外部環(huán)境,也需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自身深刻內涵,做到內外兼顧,濟達天下。

本土文化這粒“種子”,由萌芽至茁壯成長,離不開外在環(huán)境的滋養(yǎng)和培育。民間文學藝術,作為本土文化的一種表現方式,凝聚著中華文化的精髓。然而,對民間文學藝術的傳承一般通過口傳心授的方式,并且在傳播中往往需要以地方語言及民俗器物作為傳播載體,以致于民間文學藝術具有區(qū)域狹隘性。隨著經濟社會發(fā)展,社會環(huán)境和人口結構急劇變換,使得民間文學藝術賴以生存的基礎條件正在消亡。因此,保護我國民間文學藝術,需注重土壤的培育,營造本土文化得以生存和延續(xù)的外在氛圍。

誠然,本土文化的傳承需要來自外界的孕育。但,文化的發(fā)展不能僅僅只是一個由外而內的過程,更須本土文化本身的不斷改變與創(chuàng)新,使其之內涵能適應社會發(fā)展,這亦符合“新舊事物交替乃發(fā)展之本質規(guī)律”這一社會基本特征。

本土文化的延續(xù),亦須關注其由內而外的改革創(chuàng)新,這不僅是一種突破,也是對既有特色的一份尊重,更是一種持續(xù)發(fā)展的強勁后力。以民間剪紙藝術為例。上世紀末,由于剪紙藝術在表現形式、傳播方式上單一、陳舊,與人們急速變化的價值觀、審美觀相脫節(jié),以致傳承人出現斷檔,剪紙藝術面臨傳承危機。近年來,民間剪紙藝人多年苦心鉆研,推陳出新,通過改變其色彩搭配和裝裱方式,使其經濟價值大幅提升,其藝術魅力也被廣泛認可,逐漸走出“消失”之僵局。是故,秉承“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之”之原則,創(chuàng)新本土文化自身內涵,使之適應時代變遷、社會需求,是本土文化具有強勁發(fā)展動力的核心。

中華本土文化之所以堅強,不僅是其本身之深刻內涵,亦在于我們對于她的尊重-----尊重她的沉淀,所以重視營造一份適合她成長的土壤;因為重視,所以中華文化歷久彌新。“內外兼顧,方能濟達天下”,中華本土文化也需不斷改革與創(chuàng)新,以便延展出精彩的空間。“文化強,則國強,文化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當本土文化這輪紅日初升之時,必將為國家發(fā)展帶來其道大光之氣勢!

更多信息請查看申論考試資料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yōu)闇剩?/div>
相關閱讀申論考試資料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