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院簡介
學院歷史悠久,積淀深厚。中國海洋大學的前身——國立青島大學早在上世紀20年代就成立了中文系。聞一多先生曾任文學院院長兼中文系主任。在20世紀30年代和50年代,中國海洋大學曾有過聞一多、梁實秋、沈從文、老舍、陸侃如、馮沅君等著名學者、作家云集的人文學科的兩度輝煌。1958年全國院系調整,由國立青島大學發(fā)展而成的山東大學主體遷往濟南,留在青島的部分系和教研室成立山東海洋學院,中文學科中斷。
新的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是隨著學校由理工科院校走向綜合大學的過程中逐步成長起來的。1995年成立中文系,1997年成立國際語言文化交流學院,1998更名為中國語言文化學院。2002年學校聘請王蒙先生擔任院長,學院更名為文學院。2002年成立新聞系,2003年成立新聞與傳播學院。2007年文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合并成立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王蒙先生任名譽院長。王蒙先生與海大共同提議創(chuàng)立了“名家課程”、“名家講座”,建立了“駐校作家”制度,對人才培養(yǎng)和學科建設產生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學院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與美國、英國、德國、日本、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家和臺灣、香港地區(qū)的10多所大學有合作和交流關系。
學院現(xiàn)有中文系、新聞與傳播學系、文化產業(yè)系、漢學系4個教學單位,有海洋文化研究所、王蒙文學研究所、青島現(xiàn)代作家研究中心、兒童文學研究所、城市文化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海洋文學與藝術研究所等7個研究機構。依托學院的學術研究機構和教學單位有文化部—中國海洋大學國家文化產業(yè)研究中心、中國海洋大學文史哲中心、青島國家動漫創(chuàng)意產業(yè)基地動漫文學創(chuàng)意中心、山東省文化產業(yè)品牌研究基地、孔子學院。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xiàn)有教職工81人,其中專業(yè)教師66人。專業(yè)教師隊伍由高學歷、高職稱的人員組成,其中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 40人,正副教授38人,有博士學位者37人。學院教師大多具有國際學術視野,曾有國外任教和訪學的經歷。在海洋歷史文化、兒童文學、王蒙文學、文字學、文化產業(yè)、民間文學、人才美學、辭賦學等學術研究領域特色顯著,處于國內領先或顯著地位。
學院現(xiàn)有文化產業(yè)管理博士點(含博士后流動站),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下設文藝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傳媒文化、歷史地理學、專門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xiàn)代史、文化產業(yè)管理、音樂文學等1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
一直以來,學院在研究生培養(yǎng)方面力主將突出專業(yè)特色與提高綜合素質有機結合,堅持專業(yè)知識與人文素養(yǎng)雙修并重。在專業(yè)素質培養(yǎng)方面,學院重視各個研究方向的專業(yè)課設置安排,核心課程由資深教授講授;與此同時,學院碩士生導師以自身的研究方向為基礎,結合學生的學術興趣,設立既體現(xiàn)導師學術特色又符合學生自身發(fā)展的培養(yǎng)計劃。在綜合素質提升方面,學院堅持開放式授課,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不同專業(yè)的課程,積極參與有關的科研和社會活動,努力將學生歷練成專業(yè)素質出眾、文字功底扎實、實踐能力強的高素質人才。
二、招生專業(yè)目錄
聯(lián)系電話:0532-66787565 聯(lián)系人:周老師
專業(yè)代碼與專業(yè)名稱 | 招生人數(shù) | 初試考試科目 | 復試筆試科目 |
050101文藝學 | 4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或246朝鮮語③ 656美學 ④ 891文學概論 | 文藝學綜合知識 |
050102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 4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或246朝鮮語③653語言學概論④919現(xiàn)代漢語 | 現(xiàn)代漢語 |
050103漢語言文字學 | 3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或246朝鮮語③626語言學理論④887漢語基礎 | 漢語基礎及理論 |
050105中國古代文學 | 7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或246朝鮮語③627中國古代文學④890古代漢語 | 中國古代文學(含文學理論、中國文學史) |
050106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 7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③628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④891文學概論或892兒童文學理論 |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或兒童文學理論 |
050108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 3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③657外國文學(歐美文學)④891文學概論 | 比較文學 |
0501Z1傳媒文化 | 5 | 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或246朝鮮語③658新聞學基礎④926傳播學原理 | 新聞學與傳播學 |
060200 中國史 | 8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或203日語或246朝鮮語③313歷史學基礎 | 歷史地理學、專門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xiàn)代史四個學科分別筆試歷史地理學綜合,中外關系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綜合,中國古代史綜合,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綜合。 |
1202J1 文化產業(yè)管理 | 3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或246朝鮮語 ③303數(shù)學三 ④ 927文化產業(yè)概論 | 文化產業(yè)管理綜合知識 |
注:各專業(yè)均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
三、復試方式和內容
1、復試包括筆試、面試、外國語聽力與口語測試、綜合素質考核、體檢等內容。其中筆試主要是專業(yè)課測試。對同等學力考生須加試至少兩門不同于初試科目的本科主干課程;實踐能力考核主要測試考生的實際能力。
筆試和面試:
我院12個招生專業(yè)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查考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文藝學:復試中的筆試側重考察學生掌握文藝學綜合知識的能力,具體包括西方文論、中國文論、影視基本知識;面試側重考察學生運用文藝理論分析文學藝術的綜合素質和基本能力。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筆試側重考察考生對語言學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對語言事實和現(xiàn)象的感悟能力以及運用語言學理論與方法分析和解決語言問題的能力;面試內容為語言學綜合素質與能力。
漢語言文字學,筆試側重考察能體現(xiàn)和檢驗考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對語言學問題的感悟能力;面試內容為漢語綜合素質與能力。
中國古代文學,筆試側重考察考生對中國文學史的分析能力和具體作品的感知能力,重點分析文學作品;面試內容為古代文學綜合素質與能力。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筆試以史論和作家研究為中心;面試內容為現(xiàn)當代文學綜合素質與能力。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筆試考察考生對比較文學基本理論的掌握;面試考察學生中外文學知識與綜合能力以及外語能力。
傳媒文化,筆試考察考生對新聞傳播學基本理論的掌握,具體包括新聞與社會文化、電視新聞傳播、廣告與品牌文化基本知識;面試考察學生新聞傳播學綜合素質與基本能力。
中國史,考生需結合海洋歷史文化研究特色,自行準備一份在自己最感興趣、擬重點專攻的某一領域中學習深造的初步計劃設想,字數(shù)不限,復試時提交。復試筆試側重考查考生對所選專業(yè)的史學內容及其相關海洋內涵的熟悉程度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面試考查對所選專業(yè)相關問題的思維反應能力、知識面與口頭表達水平。
文化產業(yè)管理,筆試主要考察涉及文化產業(yè)管理的基本理論知識;面試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
外國語聽力及口試:主要考察學生外語聽、說能力,采用問答形式。
綜合素質考核:包括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考核、心理素質測試以及人文素養(yǎng)、社會實踐(社團活動、志愿服務等)、團結協(xié)作精神等方面的考核。
綜合素質考核中的心理素質測試、體檢由學校統(tǒng)一組織。
2、復試成績計算公式:
復試成績=專業(yè)科目筆試成績×45%+面試成績×45%+外國語聽力與口語測試成績。復試成績、專業(yè)科目筆試成績和面試成績均采取滿分百分制,外國語聽力與口語測試成績滿分按10分計算。
四、錄取
按錄取總成績從高到低順序錄取。
錄取總成績=(初試成績÷5)×50%+復試成績×50%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