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試卷結構
(一)內容比例
聚煤盆地沉積學基礎部分 約25%
含煤盆地聚煤機理部分 約25%
聚煤盆地沉積體系分析部分 約50%
(二)題型比例
名詞解釋 約20%
簡答題 約40%
論述題 約40%
二、其他
聚煤盆地沉積學基礎部分
一、緒論
考試內容 聚煤盆地的基本類型 含煤巖系的概念 沉積學的概念及研究內容 沉積物(巖)描述的一般內容
考試要求 1. 了解聚煤盆地的基本類型及主要特征。 2. 掌握含煤巖系的概念,并了解我國主要的含煤地層。 3. 掌握沉積學的概念及基本研究內容。 4. 掌握沉積物(巖)描述的一般內容。
二、沉積作用過程
考試內容
搬運作用的類型 被動懸移的定義和特點 牽引流的定義和特點 牽引流的三種搬運方式 重力流的定義和特點 重力流的幾種典型類型 鮑馬序列 影響環(huán)境化學條件的一般因素 成巖作用的概念 成巖作用階段 成巖作用類型 壓實作用 膠結作用 淋濾作用 成巖作用對沉積物的(巖)的影響
考試要求
1. 理解搬運作用的概念,掌握搬運作用的類型,根據(jù)沉積單元的基本特征解釋搬運作用過程。
2. 掌握被動懸疑的定義和特點,了解被動懸移的典型沉積構造和沉積物結構。
3. 掌握牽引流的定義和特點,了解牽引流的三種搬運方式,掌握碎屑沉積物在牽引流搬運過程中發(fā)生的粒度變化、分選性變化以及顆粒形態(tài)變化。
4. 掌握重力流的定義和特點,了解重力流的集中典型類型,掌握鮑馬序列的定義和特征。深刻理解牽引流和重力流的差異。
5. 了解影響環(huán)境化學條件的一般因素,鹽度、PH值、EH值、氣態(tài)O2、水、水循環(huán)、水中CO2的含量、硫化物陰離子含量、有機物質、活的生物、溫度等。
6. 理解成巖作用的概念,掌握成巖作用階段及類型,掌握壓實作用、膠結作用和淋濾作用的概念及其對沉積物的影響。
三、沉積構造
考試內容
沉積構造的分類 原生沉積構造 次生沉積構造 生物構造 層理 層面 紋層 層系 層系組 水平紋理 交錯層理 平行層理 透鏡狀層理 脈狀層理 遞變(粒序)層理 波痕 沖刷痕 工具模 液化變形構造 水下滑塌構造 雨痕 泥裂 生物擾動構造 生物生長構造 生物痕跡構造
考試要求
1. 了解沉積構造的分類,清楚哪些構造屬于原生無機構造,哪些屬于次生無機構造,哪些屬于生物成因構造。
2. 掌握層理的概念及基本要素,會用示意圖表征紋層、層系、層系組在空間上的配置關系。
3. 掌握水平紋理和平行層理的概念,并深刻理解兩者的區(qū)別。
4. 掌握交錯層理的概念,會用示意圖表征槽狀交錯層理和板狀交錯層理在平行古水流和垂直古水流兩個方向上的異同點,了解攀升層理、羽狀交錯層理的特點。
5. 了解透鏡狀層理和脈狀層理的特點,了解遞變(粒序)層理的幾種類型及其反映的介質能量變化的信息。
6. 了解原生層面構造的幾種類型:波痕、沖刷痕、工具模等。
7. 了解常見的次生無機沉積構造:液化變形構造、水下滑塌構造、雨痕、泥裂、結晶、結核等。
8. 掌握生物擾動構造的類型,并理解動物遺跡、種類和數(shù)量隨水深的變化。了解生物生長構造和生物痕跡構造。
四、碎屑沉積物結構
考試內容
沉積物結構 粒度 分選性(分選程度) 磨圓度 結構成熟度
考試要求
1. 掌握粒度的概念,了解粒度分類系統(tǒng)。
2. 掌握分選性的概念,理解分選性隨沉積環(huán)境能級的變化。
3. 掌握磨圓度的概念及其反映的搬運歷史。
4. 掌握結構成熟度的概念及四個等級。
五、碎屑沉積物成分
考試內容
碎屑巖 碎屑顆粒 雜基 膠結物 孔隙 礦物碎屑 巖石碎屑(巖屑) 成分成熟度 礫巖 砂巖 粉砂巖
考試要求
1. 掌握碎屑巖的概念及其主要組成部分:碎屑顆粒、雜基、膠結物和孔隙。
2. 了解常見的礦物碎屑,如石英、長石、云母。
3. 了解巖屑的基本特征。
4. 掌握成分成熟度的概念及其與沉積作用的關系。
5. 掌握礫巖的分類及其地質意義,砂巖的分類及其油氣儲集性能,了解粉砂巖的分類及其地質意義。
含煤盆地聚煤機理部分
一、植物遺體的堆積方式和堆積環(huán)境
考試內容
沼澤 植物遺體堆積方式 原地堆積煤 異地堆積煤 原地和異地混合堆積煤 淡水沼澤 微咸水沼澤 咸水沼澤 低伏沼澤 凸起沼澤 漂浮沼澤 泥炭沼澤形成的氣候條件 泥炭堆積速度和厚度變化
考試要求
1. 了解植物遺體的堆積方式,掌握原地堆積煤、異地堆積煤以及原地和異地混合堆積煤的特點。
2. 掌握沼澤的概念,了解沼澤的幾種分類。
3. 掌握淡水沼澤、微咸水沼澤和咸水沼澤形成的環(huán)境條件以及泥炭聚集規(guī)律。
4. 掌握低伏沼澤、凸起沼澤和漂浮沼澤形成的環(huán)境條件、特點以及泥炭聚集規(guī)律。
5. 了解泥炭沼澤形成的氣候條件以及聚煤氣候帶的變遷與植物界的演化關系。
6. 了解泥炭堆積速度和厚度變化。
二、影響聚煤作用的主要沉積因素
考試內容
主要沉積因素對聚煤作用的影響機理
考試要求
理解影響聚煤作用的主要沉積因素:水位與水深變化、地形起伏、差異壓實效應、溢岸沉積作用、水系改道、海侵作用,掌握主要沉積因素對聚煤作用的影響機理。
聚煤盆地沉積體系分析部分
一、沉積體系分析原理
考試內容
沉積體系 成因相 沉積體系域 沉積體系分析方法
考試要求
1. 掌握沉積體系的基本概念,了解自然界常見的沉積體系類型。
2. 掌握成因相和沉積體系域的概念及其與沉積體系之間的關系。
3. 熟悉沉積體系分析的一般方法,學會采用多種手段和資料獲得豐富的環(huán)境標志,準確分析古環(huán)境。
4. 掌握沉積體系分析的基本內容和步驟。
二、沖積扇沉積體系
考試內容
沖積扇的概念 沖積扇的發(fā)育和產(chǎn)出背景 沖積扇的形態(tài)和特點 沖積扇的基本類型 沖積扇的沉積作用過程 沖積扇的沉積物特征 沖積扇的垂向序列 沖積扇的聚煤規(guī)律
考試要求
1. 掌握沖積扇的概念,熟悉沖積扇發(fā)育和產(chǎn)出的沉積背景。
2. 掌握沖積扇的形態(tài)和特點,了解沖積扇的基本類型。
3. 熟練掌握沖積扇的沉積作用過程,沉積物特征以及垂向序列。
4. 掌握沖積扇沉積體系的內部構成及空間配置關系。
5. 重點掌握沖積扇沉積體系的聚煤規(guī)律及有利的聚煤帶。
三、河流沉積體系
考試內容
河流的概念 河流沉積體系的沉積作用類型 曲流河沉積體系的內部構成及沉積特征 曲流河的垂向序列 曲流河沉積體系的聚煤作用 辮狀河沉積體系的內部構成及沉積特征 辮狀河的垂向序列 辮狀河沉積體系的聚煤作用 曲流河沉積體系與辮狀河沉積體系的異同點
考試要求
1. 掌握河流的概念,熟悉河流沉積體系發(fā)育和產(chǎn)出的沉積背景。
2. 了解河道的形態(tài)分類。
3. 熟悉河流沉積體系的沉積作用類型:河道水流作用、漫灘流作用、河道廢棄作用。
4. 熟練掌握曲流河沉積體系的內部構成及沉積特征;會解剖點壩的沉積特征和增生過程。
5. 掌握曲流河的垂向序列特征。
6. 重點掌握曲流河沉積體系的聚煤作用及有利的聚煤帶。
7. 熟練掌握辮狀河沉積體系的內部構成及沉積特征;會解剖心灘的沉積特征。
5. 掌握辮狀河的垂向序列特征。
6. 重點掌握辮狀河沉積體系的聚煤作用及有利的聚煤帶。
7. 掌握曲流河沉積體系和辮狀河沉積體系的異同點。
四、三角洲沉積體系
考試內容
三角洲的概念 三角洲體系的分類 三角洲沉積體系的沉積作用類型 三角洲沉積體系的內部構成及沉積特征 三角洲的垂向序列 三角洲沉積體系的聚煤作用
考試要求
1. 掌握三角洲的概念,了解三角洲體系的分類:河控三角洲、浪控三角洲和潮控三角洲。
2. 會區(qū)分普通三角洲、辮狀三角洲和扇三角洲。
3. 熟悉三角洲沉積體系的沉積作用類型:建設作用、破壞作用。
4. 熟練掌握三角洲沉積體系的內部構成及沉積特征;會解剖河口壩的形成過程和沉積特征。
5. 掌握三角洲的垂向序列特征。
6. 重點掌握三角洲沉積體系的聚煤作用及有利的聚煤帶。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