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yè)代碼、名稱及研究方向 | 指導教師 | 備注 |
(031) 電子信息與光學工程學院(聯(lián)系電話:23507740) | ||
070207光學 | ||
01飛秒生物光子學 | 朱曉農(nóng) | |
03光纖光子學 | 張偉剛 | |
04光纖微納結構及應用 | ||
02納米光子學 | 楊建軍 | |
03光纖光子學 | 劉波 | |
05超快光子學 | 劉偉偉 | |
03光纖光子學 | 劉艷格 | |
06光纖激光技術 | ||
07太赫茲光譜技術 | 常勝江 | |
專業(yè)代碼、名稱及研究方向 | 指導教師 | 備注 |
080300光學工程 | ||
01應用超快激光光學 | 朱曉農(nóng) | |
02先進固體激光技術 | ||
07光纖光子學與現(xiàn)代光通信 | 張偉剛 | |
08光纖微納調(diào)制與器件研制 | ||
09光纖傳感技術及應用 | ||
10激光輔助的微納米制備技術 | 楊建軍 | |
11飛秒激光對物質(zhì)性能的相干調(diào)控 | ||
12納米結構的光物理現(xiàn)象 | ||
07光纖光子學與現(xiàn)代光通信 | 劉波 | |
09光纖傳感技術及應用 | ||
18微納結構光纖及應用 | ||
19光纖激光技術及應用 | ||
17超快光子激光技術及其應用 | 劉偉偉 | |
07光纖光子學與現(xiàn)代光通信 | 劉艷格 | |
09光纖傳感技術及應用 | ||
18微納結構光纖及應用 | ||
19光纖激光技術及應用 | ||
23現(xiàn)代光學信息處理工程及其應用 | 常勝江 | |
13生物醫(yī)學光子學 | 林列 | |
14超高分辨率成像技術及應用 | ||
15納米光子學及微納米尺度光學傳感 | 劉海濤 | |
16衍射及信息光學 | ||
20微納米顆粒光譜顯微成像 | 方暉 | |
21光聲探測技術 | ||
22軸向矢量光束及應用 | ||
24超快光電信息技術 | 翟宏琛 | |
25全息干涉計量及衍射光學 | ||
080900電子科學與技術 | 按一級學科招生 | |
01化合物半導體材料與器件 | 敖建平 | |
02薄膜太陽電池 | ||
03SoC設計 | 戴宇杰 | |
04模擬集成電路技術 | ||
05數(shù)模混合及專用集成電路技術 | ||
06傳感器技術與智能系統(tǒng) | 劉國華 | |
07生物芯片及MEMS技術 | ||
08無線傳感網(wǎng)絡 | ||
09磁性功能材料與器件 | 劉暉 | |
10自旋電子材料與器件 | ||
11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 | 孫桂玲 | |
12信號與信息處理 | ||
13化合物半導體薄膜材料與器件 | 孫云 | |
14電子功能薄膜材料與器件 | ||
15無線通信技術 | 吳虹 | |
16輔助衛(wèi)星定位技術 | ||
專業(yè)代碼、名稱及研究方向 | 指導教師 | 備注 |
17數(shù)字信號處理技術 | ||
18薄膜光電子材料、器件與技術 | 張建軍 | |
19新型光伏材料與光伏器件 | ||
20有機/無機復合光電子材料與器件 | ||
19新型光伏材料與光伏器件 | 張曉丹 | |
21薄膜光電子材料與器件 | ||
22納米材料及器件 | ||
23微移動系統(tǒng)控制算法的研發(fā) | 趙加祥 | |
24通信和生物工程中信號處理算法的研發(fā) | ||
25高溫超導薄膜及其應用 | 趙新杰 | |
26超導電子學 | ||
19新型光伏材料與光伏器件 | 趙穎 | |
21薄膜光電子材料與器件 | ||
27磁學、磁性材料與微波器件 | 左旭 | |
28半導體生化傳感器與檢測系統(tǒng) | 賈蕓芳 | |
29III-V族半導體材料與器件 | 王衛(wèi)超 | |
30新型太陽能電池材料與器件 |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