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題型
《計量測試基礎》考試題型包括填空題、判斷題、單項選擇題、簡答題和綜述題五類。
二、內容
第一部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和實施細則
一、國家采用國際單位制內容。
二、計量基準器具、計量標準器具和計量檢定。
三、計量器具管理。
四、計量監(jiān)督。
五、法律責任。
第二部分檢測校準實驗室能力建設與管理
一、檢測/校準實驗室認證認可概要
(一)認證認可概述、分類及發(fā)展歷史。
1、認證認可概述。
2、術語和認證認可分類。
3、實驗室認可發(fā)展歷史及社會作用。
4、實驗室計量認證與審查認可的發(fā)展及社會作用。
(二)實驗室認可同計量認證、審查認可(驗收)的關系及其發(fā)展。
(三)實驗室資質認定的有關法律規(guī)定及法律效力。
1、計量認證的有關法律規(guī)定及法律效力。
2、審查認可(驗收)的有關法律規(guī)定及法律效力。
二、檢測/校準實驗室認可評審
(一)檢測/校準實驗室認可評審的一般程序。
1、評審一般程序。
2、實驗室能力維持期間的活動。
(二)《認可準則》在特殊領域內的應用。
1、《認可準則》在特殊領域內的應用說明目錄。
2、摘要介紹。
(三)實驗室檢測、校準能力的自我評定和試運行檢查。
1、評定檢查的目的。
2、評審內容(新項目評審要點)。
3、新工作評定的處理。
4、立項上報。
(四)質量管理體系宣貫和落實情況檢查。
1、宣貫培訓。
2、體系運行的落實及有效性檢查。
3、運行中的監(jiān)督。
(五)提交外審前的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
(六)檢測、校準實驗室認可申報材料的準備。
三、檢測/校準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
(一)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的理論基礎——質量管理八項原則。
(二)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運行、改進。
1、質量方針與質量目標的確定。
2、過程要素的選擇和主要控制環(huán)節(jié)的確定。
3、組織機構及資源配置。
4、質量管理體系的文件化。
5、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
四、檢測/校準實驗室能力建設和管理
(一)檢測/校準實驗室能力通用要求。
1、ISO/IEC17025:2005的適用范圍和特點。
2、ISO10012:2003《測量管理體系:測量過程和測量設備的要求》。
(二)ISO/IEC17025:2005《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的理解。
1、檢測/校準實驗室管理體系要素。
2、檢測/校準實驗室的管理控制:
ISO/IEC17025:2005管理要素的理解和要求;
ISO/IEC17025:2005技術要素的理解和要求。
(三)檢測/校準實驗室的檢測/校準能力。
1、標準和標準化工作在檢測/校準實驗室的應用。
2、標準的選擇、運用。
(四)檢定/校準、檢驗/檢測與測試工作的概念及其功能區(qū)分。
1、檢定/校準的聯系與區(qū)分。
2、檢驗/檢測的聯系與區(qū)分。
3、測試工作類型的界定。
(五)實驗室技術能力及其體現。
1、計量檢定技術能力的體現。
2、校準能力的體現。
3、檢測能力體現。
4、檢驗能力體現。
五、檢測/校準實驗室內部審核和持續(xù)改進
(一)審核的基本概念。
(二)內部審核的特點和基本要求。
(三)內部審核的策劃和實施。
(四)內審審核報告、跟蹤審核和改進。
六、檢測/校準實驗室計量標準和量值溯源
(一)國家量值溯源體系。
(二)計量基、標準的建立、認可和使用。
(三)量值溯源(傳遞)概念及方式、實驗室如何選擇、如何使用檢定和校準證書。
(四)檢測/校準實驗室量值溯源政策及實施。
1、檢測/校準實驗室量值溯源政策。
2、CNAS量值溯源政策。
3、檢測/校準實驗室量值溯源實施。
4、關于對校準/檢定證書和測試報告的要求。
5、法定計量檢定證書和測試報告。
七、測量誤差和測量結果不確定度評估
(一)基本概念。
1、誤差的概念與表示。
2、測量結果數據質量的評價:數據質量的誤差評定方式及其存在的問題、測量數據質量的不確定度評定方式及其意義、數據處理和傳遞:有效數字和數字修約規(guī)則。
(二)不確定度的評定。
1、測量不確定度評定的步驟及說明。
2、輸入量的標準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輸入量估計值標準不確定度的A類評定、輸入量估計值標準不確定度的B類評定、兩種評定方式的主要差別、使用這兩種方法時的注意事項。
3、測量不確定度的驗證:測量結果不確定度的要求、測量結果不確定度的驗證方法、對測量不確定度驗證結果的判定。
4、測量不確定度應用中的注意事項。
5、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實例。
八、測量結果質量控制和技術核查
(一)標準裝置的穩(wěn)定性/重復性考核。
1、重復性:定義、計量標準裝置重復性的確定和實驗驗證、重復性測量的條件、重復性測量的核查標準、計量標準重復性的表達和要求。
2、穩(wěn)定性:定義、計量標準的穩(wěn)定性、長期穩(wěn)定性和短期穩(wěn)定性考核、新建計量標準穩(wěn)定性的考核方法。
(二)測量設備的期間核查。
1、術語。
2、期間核查的概念和目的:期間核查應用的范圍、期間核查的方法及判定原則、期間核查的管理。
(三)利用有證標準物質/次級標準物質進行質量控制。
1、標準物質的定義:標準物質、有證標準物質、基準測量方法、基準標準物質。
2、標準物質的基本要求。
3、標準物質的分級、分類及管理:標準物質的級別、標準物質的品種和分類、標準物質的編號。
4、利用有證標準物質/次級標準物質進行測量質量控制:標準物質在質量控制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標準物質在測量質量控制中的應用。
(四)測量方法的選取及其驗證評估。
1、測量方法。
2、測量方法分類
3、測量方法的選?。簷z定/校準依據的是檢定規(guī)程或校準規(guī)范、檢驗/檢測一般依據產品標準、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的基本依據、用戶委托檢驗依據、型式評價檢驗依據、非標準方法。
4、測量方法的驗證評估:測量方法需要確認的主要內容、方法驗證評估的程序和要求、驗證評估的方法、實驗室間合作評審試驗和實驗室間的比對在方法驗證中的應用
(五)實驗室間比對和能力驗證。
1、實驗室間比對和能力驗證術語和定義。
2、實驗室間比對和能力驗證的關系。
3、實驗室間比對和能力驗證的目的和作用。
4、實驗室間比對和能力驗證的類型。
5、實驗室間比對和能力驗證的實施。
6、實驗室間比對和能力驗證的管理。
7、實驗室間比對實例。
8、實驗室能力驗證實例。
九、測量結果數理統(tǒng)計與分析
(一)數理統(tǒng)計技術的基本知識。
1、隨機變量的基本概念:隨機事件和隨機變量、概率和分布函數。
2、隨機變量的數字特征。
3、有限觀測數據特征的描述和隨機變量數字特征的估計。
4、隨機變量的基本定理:大數定理、中心極限定理。
5、常見隨機變量的概率分布及數字特征:正態(tài)分布、均勻分布、三角分布與梯形分布、t分布。
(二)利用控制圖進行檢測質量控制。
1、控制圖的基本原理。
2、控制圖的基本形式及分類:控制圖的構成、控制圖的分類。
3、計量值控制圖及其應用:計量控制圖綜述、常規(guī)計量型控制圖。
4、計數控制圖簡介。
5、根據控制圖的過程變異判斷、過程能力評價。
(三)方差分析與回歸分析。
1、單因子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方差分析方法。
2、雙因子方差分析、無交叉的雙因子方差分析、有交叉的雙因子方差分析。
3、一元線性回歸分析、線性模型、回歸系數的最小二乘估計、經驗回歸函數的評估、經驗回歸函數的系數和函數值的置信區(qū)間、預測與控制、兩個變量都具有隨機誤差時的回歸分析。
4、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簡介。
十、證書/報告的編制與質量控制
(一)證書/報告種類和適用范圍。
1、檢定證書。
2、檢定結果通知書。
3、校準證書。
4、檢測報告。
5、檢驗報告。
6、計量器具型式評價報告。
7、產品性能試驗結果報告。
(二)證書/報告的管理要求。
1、證書報告的基本要求。
2、證書報告所包含的信息。
3、證書報告信息的要求。
4、證書報告編制的基本要求。
5、不合格證書/報告的處置。
6、證書/報告印章的管理。
十一、檢測與產品質量檢驗
(一)產品質量檢驗服務的主要內容和特點。
1、產品質量檢驗服務的主要內容。
2、產品質量檢驗服務的特點。
3、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有關的政策和法規(guī)。
(二)產量質量的基本概念。
1、產品質量的表征。
2、質量特性分類。
3、單位產品、檢查批和樣本。
4、單位產品的質量及其表述。
5、樣本的質量水平及其表述。
6、檢查批的質量指標。
(三)產品質量抽樣檢驗和統(tǒng)計推斷。
1、批量生產的產品檢驗。
2、抽樣檢驗基本流程。
3、產品質量統(tǒng)計推斷的基本原理。
4、產品質量統(tǒng)計推斷的棄真錯誤和存?zhèn)五e誤。
5、產品抽樣檢驗的有關技術資料。
(四)簡單隨機抽樣。
1、簡單隨機樣本。
2、樣品的隨機抽取方法。
(五)假設檢驗。
1、顯著性假設檢驗的基本原理。
2、假設檢驗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3、假設檢驗所設立的原假設和對立假設。
4、假設檢驗的統(tǒng)計推斷錯誤對產品質檢的影響。
(六)以產品不合格品率為質量指標的計數抽樣檢驗。
1、計數抽樣檢驗方法。
2、計數抽樣方案特性曲線--OC曲線的特點。
3、計數抽樣方案的設計要求。
4、計數抽樣方案的檢索。
(七)計量一次抽樣檢驗。
1、計量抽樣檢驗的采用、以平均值或分散度為產品批質量指標的抽樣檢驗、以產品批的不合格品率為產品批質量指標的抽樣檢驗、計量器具產品的檢驗。
2、以總體均值和方差為質量指標的計量抽樣檢驗。
3、產品技術特性計量抽樣方案有關公式。
4、以不合格品率為質量指標的計量抽樣檢驗。
5、計量抽樣檢驗的檢索。
(八)國家抽樣標準介紹。
1、抽樣方案的分類。
2、抽樣標準的選擇。
3、抽樣檢驗方法國家標準及相關標準簡表。
4、抽樣檢驗標準的適用。
5、關于單位產品質量指標的符合性判定。
(九)產品質量國家監(jiān)督檢驗。
1、產品質量國家監(jiān)督檢驗和質量驗收檢驗的比較。
2、抽樣監(jiān)督檢驗結論的統(tǒng)計解說。
3、產品質量國家監(jiān)督檢驗工作中應注意的問題。
十二、法定計量檢定機構考核
1、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的法律地位、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的行為準則。
2、法定計量檢定機構考核制度。
3、機構考核產生的背景、計量標準器考核制度、法定計量檢定機構考核的特點。
4、機構考核的主要內容和范圍。
5、法定計量技術機構的考核程序。
更多信息請查看四川省事業(yè)單位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