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賢網網校上線了!
網校開發(fā)及擁有的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外語類、外貿類、學歷類、
職業(yè)資格類、計算機類、建筑工程類、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
一、體育教育訓練學方向考試科目與內容
(一)考試科目
綜合理論(體育教育訓練學方向) | 考試科目內容 | 參考書目 |
①運動訓練學 | ①《運動訓練學》,田麥久主編,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年版 | |
②運動生理學 | ②《運動生理學》,王瑞元主編,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年版 | |
③學校體育學 | ③《學校體育學》,周登嵩主編,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年版 |
(二)考試內容
考試科目: 運動訓練學
第一章競技體育與運動訓練概述
第二章 項群訓練理論
第三章 運動成績與競技能力
第四章 運動訓練原則
第五章 運動訓練方法與手段
第六章 運動員體能及其訓練
第七章 運動員技術能力及其訓練
第八章 運動員戰(zhàn)術能力及其訓練
第九章 運動員心理能力與運動智能及其訓練
第十章 運動員多年訓練的計劃與組織
第十一章 運動員年度訓練的計劃與組織
第十二章 運動員周課訓練的計劃與組織
第十三章 運動隊伍的管理
考試科目:運動生理學
緒論
第一章 骨骼肌機能
第二章 血液
第三章 循環(huán)機能
第四章 呼吸機能
第五章 物質與能量代謝
第六章 腎臟機能
第七章 內分泌機能
第八章 感覺與神經機能
第九章 運動技能
第十章 有氧、無氧工作能力
第十一章 身體素質
第十二章 運動過程中人體機能變化規(guī)律
第十三章 運動訓練原則的生理學分析
第十四章 特殊環(huán)境與運動能力
第十五章 運動機能的生理學評定
第十六章 兒童少年生長發(fā)育與體育運動
第十七章 女子的生理特點與體育運動
第十八章 老年人的生理特點與體育鍛煉
第十九章 運動處方的生理學基礎
第二十章 生物節(jié)律與運動能力
第二十一章 運動生理負荷的監(jiān)測與調控
第二十二章 免疫機能與運動能力
考試科目:學校體育學
第一篇 學校體育總論
第一章 學校體育的產生與發(fā)展
第二章 現(xiàn)代社會與學校體育
第三章 學校體育的結構、功能與目標
第二篇 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
第一章 體育課程
第二章 體育教學目標
第三章 體育教學過程與原則
第四章 體育教學方法
第五章 體育教學的設計與實施
第六章 體育教學評價
第三篇 課余體育
第一章 課余體育概述
第二章 課余體育鍛煉
第三章 課余體育訓練與學生體育競賽
第四章 大學競技體育
第四篇 學校體育管理
第一章 學校體育管理體制與管理
第二章 體育教師
第三章 學校體育環(huán)境
二、體育人文社會學方向考試科目與內容
(一)考試科目內容
綜合理論(體育人文社會學方向) | 考試科目內容 | 參考書目 |
①體育概論 | ①《體育概論》,趙立主編,人民體育出版社,2009年版; | |
②社會體育 | ②《社會體育》,李建國主編,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年版 | |
③運動心理學 | ③《運動心理學》,體育學院通用教材,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年版 |
(二)考試內容
考試科目:體育概論
第一章 體育現(xiàn)象與體育概念
第二章 體育手段
第三章 體育科學與體育科學研究
第四章 體育的功能
第五章 我國體育的目的、任務和體制
第六章 社會體育
第七章 學校體育
第八章 競技體育
第九章 體育產業(yè)
第十章 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
考試科目:社會體育
第一章社會體育概述
第二章 我國社會體育的管理體制與法規(guī)制度
第三章社會體育的基本要素
第四章社會體育產業(yè)
第五章單位體育
第六章城市社區(qū)體育
第七章家庭體育
第八章保健體育
第九章健美體育
第十章休閑體育
第十一章兒童青少年體育
第十二章中老年體育
第十三章婦女體育
第十四章殘障人體育
第十五章國外大眾體育發(fā)展現(xiàn)狀與趨勢
第十六章社會體育的科學研究
考試科目:運動心理學
第一章總論
第二章認識過程
第三章情感和意志
第四章注意
第五章個性
第六章青少年學生與運動員的心理特點
第七章運動知識技能學習過程的心理分析
第八章學習和鍛煉積極性的心理分析
第九章運動員身體訓練的心理學基礎
第十章運動技術訓練的心理學基礎
第十一章運動戰(zhàn)術訓練的心理學基礎
第十二章運動員的心理訓練
第十三章運動競賽的訓練學問題
第十四章體育運動中管理心理學的幾個問題
第十五章運動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三、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1、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300 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2、根據(jù)報考方向選擇各個方向的考試內容
3、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中南大學體育教研部
2014年9月28日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