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2015年招收攻讀碩士生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體育專業(yè)基礎綜合)
來源:山東大學研究生院網 閱讀:733 次 日期:2014-11-17 09:53:20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山東大學2015年招收攻讀碩士生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體育專業(yè)基礎綜合)”,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易賢網網校上線了!

>>>點擊進入<<<

網校開發(fā)及擁有的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外語類、外貿類、學歷類、

職業(yè)資格類、計算機類、建筑工程類、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

一、考試目的

全面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并能運用體育心理學、學校體育學和體育學原理的專業(yè)知識來分析、論證以及解決體育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具體問題。

二、考試要求

體育學專業(yè)基礎綜合考試涵蓋體育心理學、學校體育學和體育概論三門基礎課程。要求考生系統(tǒng)掌握體育心理學、學校體育學和體育概論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能夠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來分析有關理論,理論聯(lián)系實際,能夠獨立的解決實際問題。

三、考試內容

第一部分體育概論

(一)引 論

1. 體育概念的演變

2. 體育的基本概念

3. 體育的本質

(二)體育功能

1. 體育功能的概念、構成要素及其層次

2. 體育的自然質功能

3. 體育的結構質功能

4. 體育的系統(tǒng)質功能

(三)體育目的

1. 確定體育目的依據

2. 我國體育目的與目標及其關系

3. 實現(xiàn)我國體育目的、目標的基本途徑和要求

(四)體育手段

1. 體育手段的概念及其分類

2. 身體運動的構成要素及其分析

3. 體育運動技術

4. 體育基本手段

(五)體育科學

1. 體育科學的形成和發(fā)展

2. 體育科學的三維視角

3. 體育科學體系

(六)體育過程

1. 體育過程的本質、目標及其特點

2. 體育過程的要素

3. 體育過程的結構與控制

4. 體育過程與相關過程的關系

(七)體育文化

1. 體育的文化屬性與含義

2. 中西方體育文化的比較

3. 奧林匹克文化

4. 體育文化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

(八) 體育體制

1. 體育體制的概念及其構成

2. 體育體制的特點與作用

3. 中外體育體制的比較

4. 我國體育體制改革的趨勢

(九)體育發(fā)展趨勢

1. 從人發(fā)展的角度看體育發(fā)展趨勢

2. 從社會發(fā)展的角度來看育發(fā)展趨勢

第二部分體育心理學

(一)體育心理學概述

1. 體育心理學的定義和研究對象

2. 學習體育心理學的意義

3. 體育心理學簡史和發(fā)展方向

(二)體育學習的心理學基礎

1. 行為主義心理學理論與體育學習

2. 認知心理學理論與體育學習

3. 建構主義心理學理論與體育學習

4. 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與體育學習

(三)運動興趣

1. 運動興趣的概念、特性及分類

2. 培養(yǎng)學生運動興趣的重要性

3. 影響運動興趣水平的主要因素

(四)運動動機

1. 運動動機的定義、功能與種類

2. 運動動機的培養(yǎng)與激發(fā)

(五)體育活動中的目標定向與目標設置

1. 體育活動中的目標定向

2. 體育活動中的目標設置

3. 體育活動中的團隊目標設置

(六)運動歸因

1. 歸因理論

2. 運動中的歸因

3. 影響運動歸因的因素

4. 歸因訓練

(七)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

1. 體育鍛煉的心理效益

2. 影響體育鍛煉堅持性的因素

3. 體育鍛煉行為的理論及干預

4. 體育鍛煉的成癮行為

(八)運動損傷的心理致因與康復

1. 運動損傷發(fā)生的心理致因

2. 運動損傷的心理反應

3. 運動損傷的心理康復方法

(九)注意與運動表現(xiàn)

1. 體育運動中的注意種類及測量

2. 注意控制訓練的方法和技術

(十)心境狀態(tài)與運動表現(xiàn)

1. 心境狀態(tài)與體育鍛煉的相互作用與影響

2. 心境狀態(tài)與運動狀態(tài)的監(jiān)測

(十一)應激、喚醒、焦慮與運動表現(xiàn)

1. 應激、喚醒和焦慮的定義

2. 喚醒、焦慮與運動表現(xiàn)的關系

3. 影響賽前狀態(tài)焦慮的主要因素

(十二)心理技能訓練概述

1. 心理技能與心理技能訓練的意義和作用

2. 心理技能訓練計劃、方案與實施

(十三)運動中的行為干預方法

1. 漸進放松訓練

2. 自生訓練

3. 生物反饋訓練

4. 系統(tǒng)脫敏訓練

5. 模擬訓練

(十四)運動中的認知干預方法

1. 表象訓練

2. 認知訓練

3. 暗示訓練

4. 自信訓練

(十五)體育運動中的團體凝聚力

1. 團體凝聚力概念、特征、分類、概念模型和測量

2. 影響團體凝聚力的因素

3. 團體凝聚力與運動表現(xiàn)

4. 團體凝聚力的發(fā)展

(十六)體育運動中的領導行為

1. 領導的特征

2. 教練員領導行為概述

3. 教練員領導行為分析

(十七)運動中的攻擊性行為

1. 運動中道德的形成和發(fā)展

2. 攻擊性行為的定義與分類

3. 體育運動與攻擊性行為

4. 降低攻擊性行為的有效方法

(十八)運動技能的學習

1. 運動技能的概念、組成

2. 運動技能的形成過程

3. 影響運動技能學習的因素

4. 運動技能的學習與訓練

5. 運動技能的遷移

(十九)提高體育教學效果的心理學方法

1. 體育教學設計的心理學基礎

2. 體育教學策略和學習策略的心理學原理

3. 體育教學環(huán)境心理

4. 體育課堂學習過程的心理學評價

(二十)體育教學中學生的個體差異

1. 體育能力的差異

2. 智力因素的差異

3. 非智力因素的差異

4. 體育差生的心理

第三部分學校體育學

(一)學校體育的歷史沿革與思想演變

1. 學校體育思想的形成與發(fā)展

2. 我國學校體育思想的形成與發(fā)展

3. 20世紀后期學校體育發(fā)展的新趨勢

(二)學校體育與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1. 學校體育對學生身體發(fā)展的作用及基本要求

2. 學校體育對學生心理發(fā)展的作用及基本要求

3. 學校體育對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作用及基本要求

(三)我國學校體育目標

1. 學校體育的結構

2. 學校體育目標的結構與功能

3. 學校體育目標的制定

4. 我國現(xiàn)行的學校體育目標

5. 我國學校體育目標的實現(xiàn)途徑及其要求

(四)體育課程的性質與功能

1. 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2. 體育課程的性質與特點

3. 體育課程的學科基礎

(五)體育課程的編制

1. 體育課程編制應考慮的基本因素

2. 學科本位體育課程模式的目標、內容及評價

3. 學生本位體育課程模式的目標、內容及評價

4. 社會本位體育課程模式的目標、內容及評價

5. 綜合體育課程模式的目標、內容及評價

6. 體育課程標準的制定

7. 體育課程編制的過程

(六)體育課程的實施

1. 體育課程實施的本質

2. 體育課程實施的取向與策略,實施體育課程改革應注意的問題

3. 體育課程實施的過程,實施體育課程改革應遵循的原則

4. 體育課程實施的管理

(七)體育課程學習與指導

1. 體育課程學習的過程與特點、

2. 體育學習策略的特點與構成

3. 體育學習策略的指導

(八)體育課程學習評價

1. 體育課程學習評價的理念與目的

2. 體育學習評價的內容

3. 中學體育學習評價的實施

(九)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

1. 體育課程資源的性質與分類

2. 體育課程內容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

3. 體育場地設施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

4. 人力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

(十)面向全體學生的課外體育活動

1. 課外體育活動的性質與特點

2. 課外體育活動的組織形式

3. 課外體育活動的實施

(十一)學校課余體育訓練

1. 學校課余體育訓練的性質與特點

2. 學校課余體育訓練的組織形式

3. 學校課余體育訓練的實施

(十二)學校課余體育競賽

1. 學校課余體育競賽的特點

2. 學校課余體育競賽的組織形式

3. 學校課余體育競賽的實施

(十三)理想的體育教師

1. 體育教師的特征

2. 體育教師的課堂管理的內容及其過程

3. 體育教師的工作職責與科學研究

(十四)體育教師的職業(yè)培訓與終身學習

1. 體育教育專業(yè)的學科學習

2. 體育教育專業(yè)的見習與實習

3. 體育教師的在職培訓

4. 體育教師的終身學習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yōu)闇剩?/div>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聯(lián)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