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近日,網上一條微博稱7歲的孫子給爺爺頒發(fā)“傻逼證”,引發(fā)熱議。通過記者走訪調查發(fā)現(xiàn)市區(qū)多所小學周邊的文具店發(fā)現(xiàn),這樣的“證”賣得非?;馃??!白C”的內容也五花八門:“處男證”、“同居證”、“泡妞證”、“少年癡呆證”……據售賣卡片的店主稱,這樣的“證”非常流行,都是附近的小學生購買,一般是越出位的內容就越受歡迎。某小學生身上帶有四五個證件,包括‘首富證’、‘死不要臉證’,都是同學給的。該學生還說,現(xiàn)在很流行,班上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有這樣的證件。
對于這些“證”有網友認為只是小孩玩玩而已,不必驚慌。但也有網友認為,這種低俗的“證件”會影響孩子心理發(fā)育。深圳大學教育學教授李東林表示,學生玩一下游戲卡片是很正常的,但是對于卡片的內容、語言文字等要有所限制和規(guī)范?!靶『⒅g互相發(fā)一些證件,就好像給人起外號一樣,就是給一個人貼一個標簽,會有一種‘自我成長預言’的作用?!?/P>
模擬題1
某市小學生之間流行互送各種“證”,如“帥哥證”“流氓證”等,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解析
有人曾經統(tǒng)計,我國國民從出生到死亡,一生必須要辦的各種證就有一百多個,所以有人戲稱“我國是個證件社會”,人人都活在證件的世界里。人們總覺得做事情有證才算正規(guī),有學歷或技能要有證才算正式。而現(xiàn)在某些地方的小學生,也開始有“證”的生活,而這些“證”樣子五花八門,言語出位如“帥哥證”、“流氓證”、等。小學生之間還互贈“證”件,以致有些小學生人手數(shù)“證”。樂此不疲。
對于這種現(xiàn)象有人認為是小孩子玩玩而已,而有人認為會影響孩子心理發(fā)育。有專家表示,這種證件會給孩子造成貼標簽“自我成長預言”的作用。
產生這個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學生基于對證件現(xiàn)象的模仿,認為有證很有正式感和認同感,證件上的名稱越出位,小學生越喜歡。另一方面小學周圍的商家為了經濟利益不顧所售商品是否對小學生產生怎樣的影響,一味迎合小學生不良需求,以致各種所謂“證件”泛濫。再一方面教育部門及學校沒有很好的為學生提供正確的引導,未能根據學生心理和性格等特征為其設計良好的娛樂方式,以致于小學生在獵新獵奇心理驅動下,出現(xiàn)各種不合理的娛樂方式進而可能對其價值觀形成造成不良影響。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需要做一下一些工作:校方對學生加強教育,可以要求學生不要購買、互贈、攜帶此類物品;在禁止購買此類證件的同時,可以自制一些內容健康的證件,如:誠信證,勤奮證等,用積極向上的思想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家長對放學后的孩子多關心照顧,引導孩子多用時間在學習和健康的娛樂游戲上。教育部門要結合工商部門對學校附近的商家加強監(jiān)督,即使發(fā)現(xiàn)并制止商家銷售可能對小學生造成不良影響的商品。
多方共同努力,為孩子打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引導孩子樹立正確地價值觀和心理取向,不僅身體方面,還要在心理方面確保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