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結構
(一)內(nèi)容比例
本科目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結構力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計算結構在荷載等因素作用下的內(nèi)力和位移。考試內(nèi)容為結構力學中靜力學部分,結構穩(wěn)定、結構動力學及矩陣位移法部分不列入考試范圍。
1、平面體系的幾何組成分析 約4%
2、靜定結構的內(nèi)力及位移計算:靜定結構包括靜定梁,靜定平面剛架,三鉸拱,靜定桁架,靜定組合結構 約40%
3、超靜定結構的內(nèi)力及位移計算:包括用力法、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計算超靜定結構。 約50%
4、結構在移動荷載作用下的計算:包括影響線的做法及應用。 約6%
(二)題型比例
判斷題、填空題與選擇題 約60%
作圖及計算題 約40%
一、結構的幾何構造分析
考試內(nèi)容
幾何構造分析的概念;平面幾何不變體系的組成規(guī)律;平面桿件體系的計算自由度。
考試要求
了解幾何構造分析概念;熟練地掌握平面幾何不變體系的組成規(guī)律,并對一般平面桿件體系進行幾何組成分析,確定計算自由度。
二、靜定結構的受力分析
考試內(nèi)容
靜定多跨梁;靜定平面剛架;靜定平面桁架;組合結構;三鉸拱;靜定結構的一般性質。
考試要求
了解靜定結構的力學特性。掌握利用隔離體分析方法計算靜定多跨梁和靜定平面剛架的內(nèi)力;掌握靜定平面桁架的內(nèi)力計算的結點法、截面法和聯(lián)合應用法;掌握組合結構及三鉸拱的內(nèi)力計算方法;掌握利用剛體體系的虛功原理的方法計算靜定結構的內(nèi)力。
三、影響線
考試內(nèi)容
移動荷載和影響線的概念;靜力法作簡支梁影響線;結點荷載作用下梁的影響線;機動法作影響線;影響線的應用。
考試要求
理解影響線的概念;掌握用靜力法做簡支梁、結點荷載作用下梁、桁架的影響線;了解用機動法做影響線;掌握利用影響線求各種荷載作用下的梁結構的最大內(nèi)力和荷載的最不利位置。
四、結構位移計算
考試內(nèi)容
結構位移計算的一般公式;剛體體系的位移;荷載作用下的位移計算;圖乘法;溫度變化、支座移動、制造誤差等因素作用下的位移計算;互等定理。
考試要求
理解變形體的虛功原理,掌握結構位移計算的一般步驟;掌握荷載作用下各類結構的位移計算公式,掌握圖乘法;掌握在支座移動、溫度變化、制造誤差等因素作用下結構的位移計算;了解互等定理。
五、力法
考試內(nèi)容
超靜定結構的組成和超靜定次數(shù);力法的基本概念;超靜定剛架和排架;超靜定桁架和組合結構;對稱結構的計算;支座移動和溫度改變時的計算;超靜定結構位移計算。
考試要求
掌握超靜定結構的組成特點和超靜定次數(shù)的判斷方法,掌握力法的基本思路;掌握用力法計算超靜定剛架、排架、桁架、組合結構等在荷載作用下的內(nèi)力的計算方法,掌握利用結構的對稱性簡化計算的方法;掌握用力法計算在支座移動、溫度改變時的內(nèi)力計算方法;掌握超靜定結構的位移的計算方法,了解超靜定結構計算的校核。
六、位移法
考試內(nèi)容
位移法的基本概念;無側移剛架的計算;有側移剛架的計算;位移法的基本體系;對稱結構的計算。
考試要求
掌握位移法計算剛架的基本思路;掌握用位移法計算無側移剛架和有側移剛架在荷載作用下的內(nèi)力的計算方法;掌握通過位移法的基本體系建立位移法典型方程的解法;掌握利用結構的對稱性簡化剛架內(nèi)力計算的方法。
七、力矩分配法
考試內(nèi)容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用力矩分配法計算連續(xù)梁和無側移剛架。
考試要求
掌握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掌握單結點、多結點的力矩分配過程,掌握對稱結構的力矩分配法。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