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 Programming 觸摸事件處理詳解
來源:易賢網 閱讀:922 次 日期:2014-11-04 11:48:19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iOS Programming 觸摸事件處理詳解”,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iphone/ipad無鍵盤的設計是為屏幕爭取更多的顯示空間,大屏幕在觀看圖片、文字、視頻等方面為用戶帶來了更好的用戶體驗。而觸摸屏幕是iOS設備接受用戶輸入的主要方式,包括單擊、雙擊、撥動以及多點觸摸等,這些操作都會產生觸摸事件。

在Cocoa中,代表觸摸對象的類是UITouch。當用戶觸摸屏幕后,就會產生相應的事件,所有相關的UITouch對象都被包裝在事件中,被程序交由特定的對象來處理。UITouch對象直接包括觸摸的詳細信息。

UITouch類中包含5個屬性:

window:觸摸產生時所處的窗口。由于窗口可能發(fā)生變化,當前所在的窗口不一定是最開始的窗口。

view:觸摸產生時所處的視圖。由于視圖可能發(fā)生變化,當前視圖也不一定時最初的視圖。

tapCount:輕擊(Tap)操作和鼠標的單擊操作類似,tapCount表示短時間內輕擊屏幕的次數。因此可以根據tapCount判斷單擊、雙擊或更多的輕擊。

timestamp:時間戳記錄了觸摸事件產生或變化時的時間。單位是秒。

phase:觸摸事件在屏幕上有一個周期,即觸摸開始、觸摸點移動、觸摸結束,還有中途取消。而通過phase可以查看當前觸摸事件在一個周期中所處的狀態(tài)。phase是UITouchPhase類型的,這是一個枚舉配型,包含了

· UITouchPhaseBegan(觸摸開始)

· UITouchPhaseMoved(接觸點移動)

· UITouchPhaseStationary(接觸點無移動)

· UITouchPhaseEnded(觸摸結束)

· UITouchPhaseCancelled(觸摸取消)

UITouch類中包含如下成員函數:

- (CGPoint)locationInView:(UIView *)view:函數返回一個CGPoint類型的值,表示觸摸在view這個視圖上的位置,這里返回的位置是針對view的坐標系的。調用時傳入的view參數為空的話,返回的時觸摸點在整個窗口的位置。

- (CGPoint)previousLocationInView:(UIView *)view:該方法記錄了前一個坐標值,函數返回也是一個CGPoint類型的值,表示觸摸在view這個視圖上的位置,這里返回的位置是針對view的坐標系的。調用時傳入的view參數為空的話,返回的時觸摸點在整個窗口的位置。

當手指接觸到屏幕,不管是單點觸摸還是多點觸摸,事件都會開始,直到用戶所有的手指都離開屏幕。期間所有的UITouch對象都被包含在UIEvent事件對象中,由程序分發(fā)給處理者。事件記錄了這個周期中所有觸摸對象狀態(tài)的變化。

只要屏幕被觸摸,系統(tǒng)就會報若干個觸摸的信息封裝到UIEvent對象中發(fā)送給程序,由管理程序UIApplication對象將事件分發(fā)。一般來說,事件將被發(fā)給主窗口,然后傳給第一響應者對象(FirstResponder)處理。

關于響應者的概念,通過以下幾點說明:

響應者對象(Response object)

響應者對象就是可以響應事件并對事件作出處理。在iOS中,存在UIResponder類,它定義了響應者對象的所有方法。UIApplication、UIView等類都繼承了UIResponder類,UIWindow和UIKit中的控件因為繼承了UIView,所以也間接繼承了UIResponder類,這些類的實例都可以當作響應者。

第一響應者(First responder)

當前接受觸摸的響應者對象被稱為第一響應者,即表示當前該對象正在與用戶交互,它是響應者鏈的開端。

響應者鏈(Responder chain)

響應者鏈表示一系列的響應者對象。事件被交由第一響應者對象處理,如果第一響應者不處理,事件被沿著響應者鏈向上傳遞,交給下一個響應者(next responder)。一般來說,第一響應者是個視圖對象或者其子類對象,當其被觸摸后事件被交由它處理,如果它不處理,事件就會被傳遞給它的視圖控制器對象(如果存在),然后是它的父視圖(superview)對象(如果存在),以此類推,直到頂層視圖。接下來會沿著頂層視圖(top view)到窗口(UIWindow對象)再到程序(UIApplication對象)。如果整個過程都沒有響應這個事件,該事件就被丟棄。一般情況下,在響應者鏈中只要由對象處理事件,事件就停止傳遞。但有時候可以在視圖的響應方法中根據一些條件判斷來決定是否需要繼續(xù)傳遞事件。

管理事件分發(fā)

視圖對觸摸事件是否需要作處回應可以通過設置視圖的userInteractionEnabled屬性。默認狀態(tài)為YES,如果設置為NO,可以阻止視圖接收和分發(fā)觸摸事件。除此之外,當視圖被隱藏(setHidden:YES)或者透明(alpha值為0)也不會收事件。不過這個屬性只對視圖有效,如果想要整個程序都步響應事件,可以調用UIApplication的beginIngnoringInteractionEvents方法來完全停止事件接收和分發(fā)。通過endIngnoringInteractionEvents方法來恢復讓程序接收和分發(fā)事件。

如果要讓視圖接收多點觸摸,需要設置它的multipleTouchEnabled屬性為YES,默認狀態(tài)下這個屬性值為NO,即視圖默認不接收多點觸摸。

在上一篇《iOS Programming – 觸摸事件處理(1)》中了解觸摸、事件和響應者之后,接下去學習如何處理用戶的觸摸事件。首先觸摸的對象是視圖,而視圖的類UIView繼承了UIRespnder類,但是要對事件作出處理,還需要重寫UIResponder類中定義的事件處理函數。根據不通的觸摸狀態(tài),程序會調用相應的處理函數,這些函數包括以下幾個:

-(void)touchesBegan:(NSSet *)touches withEvent:(UIEvent *)event;

-(void)touchesMoved:(NSSet *)touches withEvent:(UIEvent *)event;

-(void)touchesEnded:(NSSet *)touches withEvent:(UIEvent *)event;

-(void)touchesCancelled:(NSSet *)touches withEvent:(UIEvent *)event;

當手指接觸屏幕時,就會調用touchesBegan:withEvent方法;

當手指在屏幕上移時,動就會調用touchesMoved:withEvent方法;

當手指離開屏幕時,就會調用touchesEnded:withEvent方法;

當觸摸被取消(比如觸摸過程中被來電打斷),就會調用touchesCancelled:withEvent方法。而這幾個方法被調用時,正好對應了UITouch類中phase屬性的4個枚舉值。

上面的四個事件方法,在開發(fā)過程中并不要求全部實現(xiàn),可以根據需要重寫特定的方法。對于這4個方法,都有兩個相同的參數:NSSet類型的touches和UIEvent類型的event。其中touches表示觸摸產生的所有UITouch對象,而event表示特定的事件。因為UIEvent包含了整個觸摸過程中所有的觸摸對象,因此可以調用allTouches方法獲取該事件內所有的觸摸對象,也可以調用touchesForVIew:或者touchesForWindows:取出特定視圖或者窗口上的觸摸對象。在這幾個事件中,都可以拿到觸摸對象,然后根據其位置,狀態(tài),時間屬性做邏輯處理。

例如:

代碼如下:

-(void)touchesEnded:(NSSet *)touches withEvent:(UIEvent *)event

{

UITouch *touch = [touches anyObject];

if(touch.tapCount == 2)

{

self.view.backgroundColor = [UIColor redColor];

}

}

上面的例子說明在觸摸手指離開后,根據tapCount點擊的次數來設置當前視圖的背景色。不管時一個手指還是多個手指,輕擊操作都會使每個觸摸對象的tapCount加1,由于上面的例子不需要知道具體觸摸對象的位置或時間等,因此可以直接調用touches的anyObject方法來獲取任意一個觸摸對象然后判斷其tapCount的值即可。

檢測tapCount可以放在touchesBegan也可以touchesEnded,不過一般后者跟準確,因為touchesEnded可以保證所有的手指都已經離開屏幕,這樣就不會把輕擊動作和按下拖動等動作混淆。

輕擊操作很容易引起歧義,比如當用戶點了一次之后,并不知道用戶是想單擊還是只是雙擊的一部分,或者點了兩次之后并不知道用戶是想雙擊還是繼續(xù)點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般可以使用“延遲調用”函數。

例如:

代碼如下:

-(void)touchesEnded:(NSSet *)touches withEvent:(UIEvent *)event

{

UITouch *touch = [touches anyObject];

if(touch.tapCount == 1)

{

[self performSelector:@selector(setBackground:) withObject:[UIColor blueColor] afterDelay:2];

self.view.backgroundColor = [UIColor redColor];

}

}

上面代碼表示在第一次輕擊之后,沒有直接更改視圖的背景屬性,而是通過performSelector:withObject:afterDelay:方法設置2秒中后更改。

代碼如下:

-(void)touchesEnded:(NSSet *)touches withEvent:(UIEvent *)event

{

UITouch *touch = [touches anyObject];

if(touch.tapCount == 2)

{

[NSObject cancelPreviousPerformRequestsWithTarget:self selector:@selector(setBackground:) object:[UIColor redColor]];

self.view.backgroundColor = [UIColor redColor];

}

}

雙擊就是兩次單擊的組合,因此在第一次點擊的時候,設置背景色的方法已經啟動,在檢測到雙擊的時候先要把先前對應的方法取消掉,可以通過調用NSObject類的cancelPreviousPerformRequestWithTarget:selector:object方法取消指定對象的方法調用,然后調用雙擊對應的方法設置背景色為紅色。

下面舉個例子創(chuàng)建可以拖動的視圖,這個主要通過觸摸對象的位置坐標來實現(xiàn)。因此調用觸摸對象的locationInView:方法即可。

代碼如下:

例如:

CGPoint originalLocation;

-(void)touchesBegan:(NSSet *)touches withEvent:(UIEvent *)event

{

UITouch *touch = [touches anyObject];

originalLocation = [touch locationInView:self.view];

}

-(void)touchesMoved:(NSSet *)touches withEvent:(UIEvent *)event

{

UITouch *touch = [touches anyObject];

CGPoint currentLocation = [touch locationInView:self.view];

CGRect frame = self.view.frame;

frame.origin.x += currentLocation.x-originalLocation.x;

frame.origin.y += currentLocation.y-originalLocation.y;

self.view.frame = frame;

}

這里先在touchesBegan中通過[touch locationInView:self.view]獲取手指觸摸在當前視圖上的位置,用CGPoint變量記錄,然后在手指移動事件touchesMoved方法中獲取觸摸對象當前位置,并通過于與原始位置的差值計算出移動偏移量,再設置當前視圖的位置。

更多信息請查看IT技術專欄

更多信息請查看技術文章
易賢網手機網站地址:iOS Programming 觸摸事件處理詳解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聯(lián)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