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考試也就是時政考試,熱點考試。在考場中,大多數考生對于申論問題的分析可謂望而卻步。團隊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為廣大考生總結歸納出申論問題分析方法,希望在平日的復習中對考生有所幫助!
導致結果的多個原因的作用往往是不同的,有的是根本原因,有的是間接原因;有輕有重,有主有次。因此,在分析問題原因的過程中,要對原因作層次上的區(qū)別。內外因分析就是其中的典型。內外因分析是我們在提出對策和論證對策時最常用的一種方法。我們知道,內部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內因,外部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外因。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內因和外因相互依存,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熟練掌握內外因的辯證關系原理對迅速找到解題思路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運用內外因的辯證關系原理來提出解決“三農”問題的兩種思路,就不是簡單地從經濟和政治兩個方面來考慮了。換句話說,只要能夠想到內外因關系原理,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通過分析我們可以得出解決“三農”問題的第一種思路是以國家扶持為主。具體地說就是要增加財政支農資金和貸款,轉變政府職能,改善貧困地區(qū)的基本生產生活條件,推進農村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完善制度,為農民增收創(chuàng)造良好的制度環(huán)境;第二種思路是以發(fā)揮農村農民自主性為主要途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擴大農民的生產自主權,鼓勵和扶持農村地區(qū)勞務輸出,完善農民工社會保障體系,切實保障農民工的各項權利,統籌城鄉(xiāng)經濟發(fā)展。
需要強調的是:要正確認識多角度分析、利益分析和多層次分析之間的關系。這三種方法實際上是相互關聯的,不能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