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農村信用社考試基礎知識第二章: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來源:易賢網 閱讀:18914 次 日期:2010-03-29 13:24:13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云南省農村信用社考試基礎知識第二章: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第一節(jié)  生產方式與經濟制度

一、生產力與生產關系

生產力是生產方式的物質內容,生產關系是生產方式的社會形式。兩者的辯證統一,構成社會生產方式,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相互關系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

1.生產力

生產力也稱物質生產力或社會生產力,是指人們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和生產、創(chuàng)造物質資料的能力,體現人與自然的關系。構成生產力的基本要素有:具有一定生產經驗和勞動技能的勞動者,以生產工具為主體的勞動資料,引人生產過程的勞動對象。其中勞動者是首要的生產力。勞動資料是將人們的活動傳導到勞動對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綜合體,包括從簡單的手工工具到現代自動化的機械設備,以及生產過程中必要的廠房、容器、取暖制冷設備、照明設備等。其中,生產工具是生產力發(fā)展水平和生產力性質的主要標志。勞動對象是人的勞動加于其上并形成適合人們需要的使用價值的物質條件。勞動對象范圍的擴大和品質的改進,對勞動生產力或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起重要作用。科學技術滲透在生產力的各個要素中,對生產力的發(fā)展起著第一位的變革作用,因此是第一生產力。生產力是生產方式中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版權所有:易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