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知識與知識學習
一、知識的類型
(一)知識的含義
知識就是個體通過與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而獲得的信息及其組織。其實質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特征與聯(lián)系的反映,是客觀世界在人腦中的主觀表征。
(二)感性知識與理性知識根據(jù)反映活動的深度不同,可將知識分為感性知識和理性知識。
感性知識是主體對事物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聯(lián)系的反映,可分為感知和表象兩種水平。感知是人腦對當前所從事活動的對象的反映。表象是人腦對從前感知過但當時不在眼前的活動的反映。
理性知識是主體對事物的本質特征與內(nèi)在規(guī)律的反映,包括概念和命題兩種形式。概念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質屬性及其各屬性之間的本質聯(lián)系。命題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規(guī)則、原理、原則,它表示的是概念之間的關系,反映的是不同對象之間的本質聯(lián)系和內(nèi)在規(guī)律。
(三)陳述性知識與程序性知識
根據(jù)個體反映活動的形式不同,將知識分為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
陳述性知識也叫描述性知識,是個人可以有意識地回憶出來的關于事物及其關系的知識,主要說明事物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可用來區(qū)別和辨別事物。程序性知識也叫操作性知識,是個體以清楚陳述、只能借助于某種作業(yè)形式間接推測其存在的知識。它主要用來解決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問題。
二、知識學習的類型
所謂知識學習,就是新符號所代表的觀念在學習者心理上獲得意義的過程。
(一)符號學習、概念學習和命題學習
根據(jù)知識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復雜程度,知識學習可以分為符號學習、概念學習和命題學習。
1.符號學習
符號學習(又稱表征學習)指學習單個符號或一組符號的意義,或者說是學習符號本身代表什么。符號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是詞匯學習。
2.概念學習
概念學習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義,實質上是掌握同類事物的共同的關鍵特征和本質屬性。
3.命題學習
命題學習(又稱判斷學習)指學習由若干概念組成的句子的復合意義,即學習若干概念之間的關系。學習命題,必先獲得組成命題的有關概念的意義。
(二)下位學習、上位學習和并列結合學習
根據(jù)新知識與原有認知結構的關系,知識的學習可以分為下位學習、上位學習和并列結合學習。
1.下位學習
下位學習(又稱類屬學習),是一種把新的觀念歸屬于認知結構中原有觀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聯(lián)系的過程。
2.上位學習
上位學習(又稱總括學習)即通過綜合歸納獲得意義的學習。當認知結構中已經(jīng)形成某些概括程度較低的觀念,在這些原有觀念的基礎上學習一個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題時,便產(chǎn)生上位學習。
3.并列結合學習
并列結合學習是在新知識與認知結構中的原有觀念既非類屬關系又非總括關系時產(chǎn)生的。
四、知識學習的作用
1.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是學校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
2.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是促進技能形成和能力發(fā)展的重要基礎
3.知識的學習是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必要前提
第二節(jié) 知識的獲得
知識的獲得是知識學習的第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首先必須獲得充分的感性經(jīng)驗,其次必須對所獲得的感性經(jīng)驗進行充分的思維加工,這主要是通過直觀和概括兩個環(huán)節(jié)來實現(xiàn)的。
一、知識直觀
(一)知識直觀的類型
直觀是主體通過對直接感知到的教學材料的表層意義、表面特征進行加工,從而形成對有關事物的具體的、特殊的、感性的認識的加工過程。
1.實物直觀
實物直觀指通過直接感知要學習的實際事物而進行的一種直觀方式。
2.模象直觀
模象直觀指通過對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進行的一種直觀方式。模象即事物的模擬性形象。
3.言語直觀
言語直觀指在形象化的語言作用下,通過學生對語言的物質形式(語音字形)的感知及對語義的理解而進行的一種直觀形式。
(二)如何提高知識直觀的效果
1.靈活選用實物直觀和模象直觀
2.加強詞與形象的結合
3.運用感知規(guī)律,突出直觀形象的特點∶①強度律;②差異律;③活動律;④組合律。
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5.讓學生充分參與直觀過程
二、知識概括
概括是指主體通過對感性材料的分析、綜合、比較等深度加工改造,從而獲得對一類事物的本質特征與內(nèi)在聯(lián)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認識的活動過程。
(一)知識概括的類型
1.感性概括
感性概括即直覺概括,它是在直觀的基礎上自發(fā)進行的一種低級的概括形式。
2.理性概括
理性概括是在前人認識的指導下,通過對感性知識經(jīng)驗進行自覺的加工改造,揭示事物的一般的、本質的特征與聯(lián)系的過程。
(二)如何有效地進行知識概括
1.配合運用正例和反例
2.提供變式
3.科學地進行比較
4.啟發(fā)學生進行自覺概括
第三節(jié) 知識的保持
一、記憶系統(tǒng)及其特點
現(xiàn)代信息加工心理學家把人的記憶系統(tǒng)分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三個子系統(tǒng)。
(一)瞬時記憶
瞬時記憶又叫感覺記憶,是指客觀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覺信息在頭腦中只保留一瞬間并未被主體注意的記憶。它是人類記憶信息加工的第一階段。瞬時記憶的特點是∶①信息貯存時間極短;②貯存的信息具有鮮明的形象性;③信息保持的容量較大。
(二)短時記憶
短時記憶是感覺記憶到長時記憶之間的一個中間階段,保持時間大約為5秒到2分鐘。短時記憶一般包括兩個成分∶一是直接記憶;另一個是工作記憶。
(三)長時記憶
長時記憶是指信息經(jīng)過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頭腦中長時間保留下來,這是一種永久性貯存。它的保存時間長,從1分鐘以上直至許多年乃至終生的記憶,容量沒有限度。
二、知識的遺忘及其原因
(一)遺忘的規(guī)律
遺忘是有規(guī)律的,即遺忘的進程是不均衡的,其趨勢是先快后慢的,呈負加速型。
(二)遺忘的理論解釋
1.痕跡衰退說
這是一種對遺忘原因的最古老的解釋。這一理論認為,遺忘是由于記憶痕跡得不到強化而逐漸減弱、衰退以至最后消失的結果。
2.干擾說
干擾理論認為,遺忘是因為在學習和回憶之間受到其他刺激干擾的結果,即某一信息之所以不能提取,是因為學習和回憶之間出現(xiàn)暫時抑制,一旦抑制被解除,記憶也就可以得到恢復。干擾說認為遺忘的抑制現(xiàn)象有兩種情況,即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
3.同化說
奧蘇貝爾認為,遺忘就其實質來說,是知識的組織和認知結構簡化的過程。在有意義學習中,新舊知識之間通過相互作用建立非人為的、實質的聯(lián)系。新知識同化到原有的認知結構中,人們長時記憶中儲存的不是零碎的知識,而是經(jīng)過轉換的較為一般性的觀念結構。
4.動機說
這一理論認為,遺忘是因為我們不想記起,而將一些記憶信息排除在意識之外。也就是說,遺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記憶被壓抑,故這種理論也叫壓抑理論。
三、運用記憶規(guī)律。促進知識保持
1.深度加工材料
2.有效運用記憶術
3.進行組塊化編碼
4.適當過度學習
5.合理進行復習
(1)及時復習;(2)分散復習;(3)反復閱讀與嘗試背誦相結合。